德慶卓瑪
摘 要:情境的創設是學生掌握知識,學習生成的重要平臺;是溝通數學與生活,學生與老師的橋梁。在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并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的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情境創設
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常常會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誘發學生情感的孕育。情境的創設是學生掌握知識,學習生成的重要平臺;是溝通書本與生活,學生與老師的橋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的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課如何創設生動活潑、有效的教學情境,總結如下幾點。
一、創設生活型情境,給學生豐富的空間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置身于生活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許多數學內容來源于實際,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在創設學生生活事例或現實問題情境時,教師必須對學生經驗和學習材料進行比較研究,把握兩者之間的關聯,找準情境創設的切入口,確定情境的框架。如:“物體分類”一節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教師在課桌上亂七八糟地堆放著許多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紙張。同學們走進教室就會說,“怎么這么亂呢,上完課也不整理一下?”“亂七八糟的,不影響我們上課嗎?”——同學們議論紛紛抱怨道,教師不動聲色,“你們看怎么辦?有什么好的建議嗎?”“不如把物品先整理好后再上課。”“我們可以分類擺放,這樣既美觀,又方便以后使用與查找。”這名學生的一句話驚醒了夢中人,全班學生豁然開朗。此時教師順水推舟:“如果你們要整理,請以小組為單位試一試。”這樣分類就不是教師的主觀要求,而是學生實際生活的需要,是學生上課的需要。學生興致高漲,紛紛調動已有的經驗來解決當前問題。
二、創設游戲型情境,給學生愉悅的空間
魯迅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是兒童的天堂,“游戲即生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設計各種游戲、創設教學情境,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心理,產生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教學“確定位置”時,我們創設了“尋寶”的游戲教學情境,請一位同學出來找找老師事先藏在某同學抽屜里的寶盒。盲目的找尋無果中,學生悟出需要老師提供幫助信息,當老師給出它在第幾列的信息后,范圍縮小了,好找了,可又怎樣才能一次找到呢?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已被不知不覺的帶入到了本節課的探索中,使學生在三次找寶過程中,悟出確定位置的兩個必要條件。教學效果很好!
三、創設故事型情境,給學生想象的空間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教師要迎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適時創設趣味性、啟發性的故事情境,就可以極大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天到了,一群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做游戲,忽然飛來了一只色彩斑斕的小蝴蝶,在小蜻蜓中間竄來竄起,小蜻蜓們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們不相信,小蝴蝶帶著蜻蜓們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樹葉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樹葉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征。
四、創設問題型情境,給學生探究空間
創設問題型情境是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以多種策略解決數學問題的前提,是數學新課程理念的體現。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進而產生學習的需求。從而使學生知道了數學的來龍去脈,解決了數學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過程,認識了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使學生把數學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從而學到了有用的數學。如教學“平均數的再認識”,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學校組織男女兩隊參加漢字聽寫大賽測試,成績統計如下:女隊得分89、82、90;男隊得分96、71、87、81。讓學生思考并討論:哪個隊的成績好?學生在討論中有的說:男隊總分高,所以男隊成績好,反對者則說:男隊參賽人數多,總分高不能說明問題;也有的說:男隊成績好,因為男生有最高分96分,反對者說:那也有最低分71分……學生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到底怎樣才能準確反映參賽隊的整體水平呢?學習求平均數的應用題就成為學生自身的迫切需要。
五、創設操作型情境,給學生動手的空間
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動手操作,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求知者前面,從而親手發現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同時,《課標》指出:“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而數學知識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符合學生自身的特點。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充分地挖掘和體現學生的智力。
綜上所述,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明確目的,創新形式,靈活組織,妙設時機,只有精心準備,才能啟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頓悟創造。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情感諸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作者單位:西藏當雄縣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