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堅
摘 要 “先學后教”就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產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筆者將“先學后教”教學法應用到剪紙教學中,讓學生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進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了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關鍵詞 先學后教 高中美術 剪紙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44-02
“先學后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后學、課后作業”教學模式的革故鼎新。每堂課教師都不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具體操作是“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采用靈活多樣的嘗試策略,為教學理論注入新鮮血液。我的剪紙教學共六個課時,分三步進行:
一、剪紙藝術基礎知識(1課時)
(1)欣賞視頻,通過“山西民歌——剪窗花”這段視頻,感受民俗藝術獨特的美感。
(2)學生實踐:雞冠花、葉子、墊子、大雁紋飾、菊花、六瓣花。這六個圖案都很簡單,我的做法是不示范、不講解,直接把樣本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樣本思考做的過程,實在有困難的學生再單獨輔導,經過這么一個自學的過程,學生一般都會產生想學剪紙的濃厚興趣,這就為日后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講解民間剪紙及歷史,欣賞對猴團花、對馬團花。
(4)剪紙的分類:展示具有類別代表性的剪紙圖片,請學生分類并教師總結,按技法分為剪、刻、撕、火鏤四種;按題材分為人物、動物、植物、器物、風景、文字;按顏色分為單色剪紙和彩色剪紙;按剪紙的風格分為南、北兩大類。
(5)欣賞圖片,對比南北剪紙,請學生從構圖、造型、線條、表現手法、風格幾個方面比較出南北剪紙的區別和共同點。
(6)拓展延伸。了解民間剪紙的用途及現代的應用:介紹剪紙藝術最早的產生和流傳同農村的節令風俗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窗花、門箋、燈花便是在春節或元宵節時掛的,把新年的氣氛營造得濃濃的。還有結婚時布置婚房的喜花、過生日時的壽花等等。因為傳統的剪紙的存在,依附于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所以通常又稱之為民間剪紙。現代化剪紙:激光剪紙,利用激光切割機將紙張進行切割鏤空形成精美的藝術品。剪紙的應用:鞋墊、皮影戲、燈飾、服飾等。
(7)學生作品評價。
二、剪紙的吉祥寓意(1課時)
(1)展示幾幅作品,讓學生把它們同合適的人選搭配起來。
作品:鶴 桃 鴛鴦 魚躍龍門 春
特定人群:老奶奶 即將高考的侄女 剛結婚的表妹
回家過團圓年
(2)給出幾幅剪紙作品,請學生起來用成語概括。
龍鳳呈祥 和和美美 年年有余 鹿鶴同春(六合同春)
魚躍龍門 鴛鴦戲水 喜上眉梢(喜事臨門)
(3)講解剪紙的表現方法:諧音法、象征法、寓意、漢字法。
(4)剪紙的文化內涵:生存繁衍、納福求吉、避邪祛災。
(5)用作品展示剪紙的符號語言及基本的裝飾紋樣:圓形(錢)、月牙形(眼睛、眉毛、嘴)、鋸齒形(耳朵、毛發、質感)、柳葉形(樹葉)、水滴形(水珠、花蕊)、云紋。
(6)課堂實踐:用如意圖案創作剪紙作品,如意是中國傳統吉祥物,先把如意圖案畫在黑板上,讓學生根據圖案自己設計剪紙,學生的素質不同會出現多種情況和多種不同的方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逐一輔導的過程中,根據學生采用的方法將基本的折剪方法講解給學生:一折法(蝴蝶剪紙)、四分法(喜字剪紙)、五分法(《五福捧壽》)、六分法(雪花剪紙)、十二分法(《對鹿團花》)、十六分法(《對蝶團花》)、單獨紋樣剪紙(喜上眉梢剪紙)。在創作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應用剪紙的符號語言。
(7)學生作品評價。
三、剪紙欣賞課(1課時)
(1)應用課件從窗花、團花、十二生肖、肖像、風箏、民間剪紙幾大塊來欣賞剪紙作品。
(2)用后面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評價一幅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先寫后交流)。
(3)學生拷貝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將這幅作品打印出來為下堂課的臨摹作準備。
四、臨摹和創作課一起進行(3課時)
第一節課先進行創作的構思,巧妙的藝術構思是剪紙創作的基礎。在構思階段,學生首先要做的是發掘自己生活中有意義和藝術提煉有價值的東西,找到要表達的對象,不管是人物、動物、植物。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原始的材料,需要進一步的提煉、加工。在提煉加工階段,參照上節課打印出來的剪紙臨摹作品激勵和指導學生對原始的題材進行藝術構思,一般情況學生選擇的剪紙臨摹作品都是自己喜歡的內容和風格,而選擇的創作主題通常都會同所選擇的剪紙臨摹作品有相似和相通的地方,在構思過程中就可以實現學生自學和教師選擇性的輔導相結合,通過整體講解和個別輔導使學生學習到藝術創作的一些基本技巧,如夸張、變形、取舍等,通過一些作品讓學生了解陰剪和陽剪的不同藝術效果,了解兩種剪法的連接方法。如在創作《荷趣》時,學生將花瓣和荷葉都采用陽剪,并且剪紙符號語言應用得不夠,結果作品顯得平淡,我給了他一些建議后,他重新做出來的作品就好得多了。
通過在剪紙藝術教學中探索“先學后教”,兩年時間里,深得同學們的青睞和喜愛,立意新穎、構思巧妙的剪紙作品層出不窮,剪紙藝術在美術課堂上結出了累累碩果。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讓我所教過的學生都能擁有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能熱愛生活,并養成習慣、形成品格。
參考文獻:
[1]王大根.美術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
[2]馮旭初.全腦激發的高效課堂[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