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摘要】一直以來,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困擾著廣大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我對英語語法教學進行了幾點嘗試,實踐證明通過創設情境,寓教于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創設情境;寓教于樂;語法教學
![]()
英語語法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的語法能力是提高他們交際能力的重要保證。學習語法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語言知識,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我們應擺正語法教學在整個初中英語教學環節中的地位,教育學生走出語法教學的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在語法學習時既學得輕松又學得高效,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1、創設情景,在情景中進行語法教學
創設情境就是利用語境、自然情景或模擬真實情景,設計出一些真實的或者接近真實的具體場景,創設活潑、生動、準確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激發表達思想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教學名詞的單復數時,首先出示一個物體,讓學生理解單數,接著出示多個物體,于是就出現了名詞之后加“s”或者“es”的形式,讓學生自然而然就明白復數。我在教現在進行時態的時候,利用多媒體播放Eddie在睡覺,Hobo在看電視的畫面。說:Look,what is Hobo doing? He is watching TV.What is Eddie doing? He is sleeping。然后叫兩名學生到前面做正在打乒乓球的動作表演,教師問這兩名學生:What are you doing now?(幫助他們回答:We are playing pingpong.)教師面對其它同學問:What are they doing now?(幫助學生回答:They are playing pingpong.)最后教師本人模擬動作,邊打邊問:What am I doing?學生回答:You are playing pingpong.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呈現了現在進行時態的以what為特殊疑問詞的各種人稱的特殊疑問句,并通過情景,讓學生感知現在進行時態的含義,通過板書,讓學生感知現在進行時態的構成。
2.變換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對話中學習語法
情景對話是學生領會、吸收、掌握所學的語言材料進行交際過程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說好英語、提高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如教現在進行時,我出示實物,讓學生用動作表演出來,然后用課文中出現的句型進行問答:What are you doing? Im throwing a yo-yo/ playing basketball.What Is he/ she doing? Etc做Do and guess游戲。我在卡片上寫一些動詞詞組,讓學生按照卡片上的要求上臺用動作表演出來,其他同學猜。老師問:What is she/ he doing? 學生答:He/ She is swimming/ reading a book/ writing/ doing his/ her homework etc.再請兩、三個學生一起做動作。教師問:What are they doing? 學生答:They are playing cards / singing/ dancing…(學生爭先恐后上臺表演動作,學習興趣高漲)就這樣,通過表演游戲等特定的情景,讓學生在愉快中體驗了語法的含義與結構,達到了口語訓練的目的。
3.通過舉例講解,激發學生結合實際活學活用英語語法
有的語法學生難掌握,易于混淆。因此,我便以學生生活實際為例引入,讓學生化難為易,便于掌握。比如我在在教學“There be” 結構的肯定式時,我就舉了這樣的例子:①我們教室的墻上有一幅中國地圖。②我有2只胳膊。這兩個句子同時來源于生活實際,句中的“有”字在中文語法里是沒有區別的,在英語語法中它們有著不同的含義,面對擺在眼前的問題,我首先讓同學們思考一下,分析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這時就有聰明的同學說,兩個句子主語不同,一個是人,一個是物,我當即表揚了這位同學的思考能力,然后我逐一給同學講解。我有2只胳膊為“自身有…”,應譯成“I have 2 arms.”。我們教室的墻上有一幅中國地圖。屬于“某處有某物”,應該使用 “There be+ 主語+地點(狀語)”句型,句型中的“be”要與后面的主語在數上保持一致。其形式有兩種:
①“There is +可數名詞的單數形式或不可數名詞”
例:There is a map of China on the wall of our classroom.
There is some water in my glass.
②“There are +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
例:There are fifty-six students in our class.
我通常采取這樣列舉實例,我發現他們不但輕而易舉地掌握了知識點,而且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激情,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語言知識。
4.寓教于樂,在課外活動中學習語法
趣味性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的語法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寓教于樂不僅可以復習和鞏固所學語言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既然如此,我們就抓住一切機會,把英語學習融入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去。比如在班會上我們可以組織同學結合課文排練一些小節目,在復習的基礎上,通過演繹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家長會上,安排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用英語寫一些勵志的文章,哪怕是幾句話,在家長會上匯報演出,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好評,許多家長要求給自己的孩子這樣表現的機會。在元旦晚會、春節晚會等同學們都可以進行英語節目表演。通過這些趣味性的活動,學生既掌握了語法知識,也復習了所學詞匯,同時還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5、通過引導學生背誦課文,在語篇中學習英語語法
比如我教現在完成時,會讓學生唱“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學生很容易就記住現在完成時態的結構了。記定語從句時我讓學生記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等。記enough 的位置時,我給學生說我們每天需要“enough food”我們做事時要做得或者表現得“well enough or good enough”學生很容易就記住enough的位置了。教學中我們可以想出很多的方法來教學生記語法,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找適合自己的學語法的方法。效果一定會比枯燥乏味的講解好的多。在平時做練習的過程中,我會用漢譯英、閱讀理解和完型填空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語法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把英語知識生活化,把生活行為知識化,融英語學習于日?;顒又?,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就在身邊,沒有陌生感、距離感,學生容易融入這個氛圍當中,積極地參與進來,激發了學習的欲望和自信。
當然語法教學本來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實踐,去創新去想方設法,更需要實踐來檢驗效果。只要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要學生喜歡的,學生能夠理解的、學得輕松的方法我們都應該去嘗試。
參考文獻:
[1]任水成.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語法創新教學[J].考試與評價.2011年第7期
[2]朱昌杰.淺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中小學教育.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