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楊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在21世紀知識經濟的新時代,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培養、造就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適應新世紀競爭合格人才的光榮使命和時代的重托,也是當代教師深思遠慮的時代課題 。本文筆者就此進行了認真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精神;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75-01
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同時又應用于實踐。因此,我們教師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實踐探索的機會, 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創新精神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嘗試。
一、培養興趣,培養創新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為主,而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例如在教學了圓柱體和圓錐體的體積后,我出示了一個不規則的物體,要求學生想辦法求出它的體積。學生通過認真的討論交流,設計出了一個計算這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案:先將一個容器里放一些水,然后測量并計算出現在容器中水的體積,再將不規則的物體放入容器中,再測量并計算出放入不規則物體后現在容器中水的體積,容器內水的前后體積的差即為這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樣通過交流、討論、合作等學習方式,既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與別人溝通的能力,也可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能力。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多樣的課外活動
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實踐操作不僅僅是身體的動作,而且是與大腦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系著的。”兒童的思維具有直觀動作形象性的特點,操作過程中學生不但要觀察、分析、比較所操作的對象的相同點、不同點,還要進行抽象、概括,從中發展思維。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必須重視在課堂中給學生進行操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動眼、動口、動手、動腦中揭示求知難點,深化認知過程。數學課外活動是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根據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愛好,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課外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數學課外活動中,學生從生活和社會現象中找數學問題,探索思考,自我設計、自我解決,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從而培養了創新思維。數學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有:數學競賽、數學興趣小組、數學專題講座、周末數學晚會、數學知識宣傳、數學問題研討、社會問題調查等。
三、創設生活化的數學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問題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到借助數學的思想方法,學生會對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優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努力嘗試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體會到了創新來自實踐的道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教學了“折扣”這一內容后,我出示了這樣一題:“某書店為了推銷《數學詞典》,打出了這樣的廣告:《數學詞典》每本10元,購買200元以上(含200元)的給予九折優惠,購買500元以上(含500元)的給予八折優惠,假如我們班上42每人均要購買1本,你能不能設計一種最好的購買方案,使每人出最少的錢并購買到《數學詞典》。”這樣學生根據已學過的知識,都能很快設計出以下的幾種方案:方案一:每人都買,各人付各人的錢,全班共要付錢:10×42=420(元);方案二:全班合起來買,總價超過200元,應按九折付錢,10×42×90%=378(元);方案三:想辦法和其它班合起來買,使總價超過500元,這樣可得本班應付:10×42×80%=336(元)。學生通過將這三種方案相比較,顯然可以知道是第三種方案最好。這樣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并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勇于質疑,在自主參與、合作探究中拓展實踐思路,不斷享受成功的體驗,感受創造過程中的無限樂趣,對于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都十分的重要。
四、鼓勵腦大膽嘗試
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大膽嘗試,為學生安排創新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嘗試創新的自由度,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我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先用絞筆刀將鉛筆絞成一個圓錐,然后提問:請同學們設想一下,這個圓錐和剛才的一截圓柱有怎樣的關系?同學們說了很多種看法,我認為同學們的設想都是合理的,接著問:那么,圓錐的體積究竟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有怎樣的關系呢?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等底等高的空圓術圓錐、水,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動手合作操作討論,結果在操作中探索出圓錐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術體積的結論。接著我又問:誰能說出具體理由來?有的小組代表說:我將滿圓錐水往圓術里倒,結果3次將空圓術倒滿,因此,我們小組得出圓錐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術體積的。有的小組代表說:我是將滿圓術水往空圓錐里倒,結果3次才倒完,因此,我得出圓術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錐體積的3倍,反過來說,圓錐的體積就是與它等底等高圓術體積的。這一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創設了好的思維情境。通過小組合作、操作討論,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總之,在數學素質教學中,針對當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情況,根據數學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數學教學的規律,采取多種形式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應成為數學教學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