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
摘 要: 近年來一些中學體育課教學過多重視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體育技能和技術訓練,忽略德育方面的教育,一些學生認為體育活動只是強身健體,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與德育之間的密切聯系。中學階段的教學重點大多注重文化課學習,而在健康第一指導思想體育教育中的體育與德育教育就顯得更關鍵。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值得探究,目的是使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更有效更全面的傳播,使體育教學和德育教育更好地結合,從而加強中學生的德育培養。
關鍵詞: 德育教育 中學體育 實施途徑
1.引言
德育教育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師要成為善于走進學生心靈的人。教師教育力量是學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力量。教師能培養情感素養的環境,教師要通過心靈感覺學生,歸根到底是為了激勵他們的內心活動,中學生的德育發展不好,并不只是道德規范的缺失,而是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的分離。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就更應該為我們所重視,改善體育教學與德育教學的教學模式,就值得進一步探究。
通過運動技能的訓練,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強身健體,磨煉意志,最終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效果。體育和德育相互促進發展。體育鍛煉中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例如一場足球賽,學生為本隊的運動員集體的吶喊下,運動員會動用自身的潛能完成比賽。
2.當代中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內容
2.1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五千余年的歷史,它是在不斷繼承與揚棄的辯證運動中導引出歷史實踐的果實,早在秦漢時期,中國的傳統文化科學就達到黃金時代,奠定基礎,例如:醫學、天文學、哲學、體育、舞蹈、雜技、戲曲等都達到很高的造詣,我國的體育是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且日益壯大成為今天的世界體育強國。因此,學生要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曾強民族自豪感。
2.2學習目的性教育
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把學習提高到對社會的責任感的認識,少年強則國強。
2.3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例如《易經》中寶貴的哲學思想,以事物在繁雜的變易過程中,找出簡易可行的法則,使萬物滋生,百業興旺,如果把這種思想遷移到現代體育理論中,那么體育鍛煉由易到難,由量變到質變去執行;把《內經》中的生命體質學說、經絡、脈象等結合現代的運動生理知識,認識體育的科學性,相信和尊重科學鍛煉身體的道理。
2.4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相關性
組織紀律性教育,體育課中學生自覺遵守積紀律,聽從指揮,嚴格執行課堂常規和體育游戲、體育比賽的各項規則。集體主義教育,在各類體育比賽中,如拔河能培養學生熱愛集體,正確對待個人與集體,增強集體觀念。文明道德教育,在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中培養學生尊敬老師、友愛同學、誠實守信、謙虛謹慎和良好的體育道德作風。意志品質教育,在心肺耐力的產距離項目中能培養學生勇敢堅毅,競爭進取,吃苦耐勞,自尊自強,自信自制。愛護公物,在體育比賽中能鍛煉學生熱愛勞動教育,愛護體育場地器材,積極打掃體育場地衛生。
3.當代中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實施的途徑及方法
3.1當代中學體育教學中以德為先
韓非子曾說:“峻法,所以禁過外私也;嚴刑,所以逐令懲下也。”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需要吸取中國傳統思想的精髓之處,德育就像峻法和嚴刑在教學中起著以“以規矩為度”的作用,尤其要學習儒、道、法家思想之長處,使學生在寧靜平和的心態下,不斷致力以體育道德為先導的體育鍛煉的共同進步。
3.2禮讓、仁德是中學體育教學和諧發展的精神保證
體育教學中有競爭但更需要和諧,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學生的體育鍛煉中,學生都要處理好競爭好勝心與平和心關系、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禮讓和仁德是調劑這一心態的良藥,只有每位學生注意身心修養,體育教學在培養人才方面才會走上健康、和諧的人才全面發展之路。
3.3嚴格執行體育課堂教學秩序
如今,各種西方外來思想文化的侵入與影響,開放的、多元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對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已經造成許多中學生的諸多問題,比如道德的普遍滑坡、信仰的困惑與迷失、公德心和人情的淡漠等。體育課應該嚴格課堂教學秩序,沒有秩序不僅有礙于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還會使學生養成不良的課堂習慣。需要體育教師去發掘、去組織,這樣培養出來的中學生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施展才華。
3.4體育教師的模范作用
體育教師的言行為人示范,教師的言行舉止、工作態度、文化修養、道德作風等對學生都有深刻的影響。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人師表,嚴于律己,才能施教于人,為人所效從。一些體育教師自認為學生德育是德育課的事;一些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就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體育教育的同時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師要有真摯的愛心,只有友愛、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對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在平和、愉悅的心態下接受良好的情感體驗,達到以仁愛產生仁愛的效果;其次,教師要有高尚的品質:教師不但要有韓愈的傳道、授業和解惑的能力,還要有溫、良、恭、勤、儉、讓等孔子的思想;最后,教師的行為要優雅,給予學生美的感受。另外,體育教師要以淵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道德榜樣,用教師偉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的心靈,體育教師一定要重視發揮個人的模范作用,因為這對學生的影響很大。
4.結語
當代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應該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具體在體育教學中德育與體育結合的實施,其價值不可估量;培養中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優良品質是一個長久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推陳出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道德精髓,拋掉那些認為體育教育只是強身健體和提高成績的單一性為目的的教學思想,重新正確認識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密切聯系。在當代中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在重視程度和教育方法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提高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培養質量,可以從加強體育課堂常規和課堂紀律、選擇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法、重視體育教師的模范作用等方面努力,這樣可以有效加強體育教學和德育的結合;使其具體教學方式和方法更有效,以德為先促進教學,能使未來的中學生們更全面發展,使未來的國家建設者更優秀,國家的未來才能更強盛。
參考文獻:
[1]劉衛軍,王美逸.關于中學體育課堂中德育有效途徑的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2(2):45-47.
[2]邢冰.淺談現代中學體育教學的德育功能[J].合肥聯合中學學報,2012(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