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武
【摘要】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是時代對我們教育提出的要求。人貴在創造,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需要,讓我們共同從課堂做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數學教學 培養 創新意識 創新思維 創造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41-01
在2013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又一次提出了“創新教育”的問題。這說明我國現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以激發學生創新欲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開發學生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廣大數學教師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淺談一些體會。
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疑”是思維的開端,是創新的基礎。質疑問難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因此,在教學上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激發學生質疑欲望,并滿腔熱情地保護學生的質疑積極性,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質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1.講明質疑益處,激發質疑欲望
古人說,“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有的這一些都說明了質疑對學習的益處。只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才能充分激發他們質疑的強烈欲望,例如,為了引起學生注意“方程的兩邊同乘或同除以的數必須是一個不等于零的數時方程才成立”這樣一個事實,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如: 計算(a+3b)2(a-3b)2,就可以按下面的方法:(a+3b)2(a-3b)2=[(a+3b)(a-3b)]2=(a2-9b2)2= a4-18a2b2+81b4,顯然,逆向運用冪的性質解本題要簡單的多。
2.指導質疑方法,培養質疑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許多學生不知從何處下手提問題,即使問了也不一定就能把問題問得貼切、有深度、有價值,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指導學生質疑的方法。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才能培養創新能力。
探究是創新的必由之路。
1.徹底轉變教學觀念,激發學生主動探索
為了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教師首先要明白自己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其次在課堂上實施民主教學,讓學生自由聯想,積極探索思考,滿足他們的表現欲。
2.精心設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為學生創設一定問題情景,可以通過設問、提問、操作等各種方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激發學生主動觀察和思考的興趣,從而可以很好地引發學生主動探索。
三、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活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思維,是開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思考,大膽打破常規,尋求新穎、獨特、與眾不同見解,使學生的思維突破常規和經驗的禁錮,向獨特性方面發展,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1.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提高問題分析的能力
逆向思維是相對于習慣思維的另一種思維方式,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問題。在分析、解答問題時,逆向思維是不依照題目內條件出現的先后順序,而是從反方向(或從結果)出發,進行逆轉推理的一種思維方法。
正確地進行逆向思維,對開拓解題思路,促進思維的靈活性,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2.在數學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準確思維,提高問題理解能力
數學思維的發展首先是對概念的正確理解為基礎,其次依賴于掌握、應用定理和公式進行推理、論證和演算。因而在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同時,能正確閱讀及表述(包括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并用它們進行嚴密的推理,做到步步有據是正確思維的前提。
數學課堂應該是開放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多變的。我們應該努力做到:“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多想一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學生多看一看;“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多做一做;“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多說一說。想、看、做、說在教師靈活的、綜合的策略引導下展開,將激發學生學習的新意,激發學生學習的創意。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帶著激活的意識,去組織教學,出現了學生的思維、情感處于活躍狀態的生動景象,生命意識增強了,教學的效益也提高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