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興
摘 要: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對學生數學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的方式等方面培養的保障,是一切教學方法得以施展的前提。目前我國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理念落后,強壓式、灌輸式的教學問題依舊存在。這些不僅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遏制了學生能力發展。本文對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高年級 教學有效性
從現階段我國基礎教育的情況來看,課堂上“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教師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不夠關注,教學形式呆板,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不高。突破這種窘境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貫徹“以生為本”的原則,回歸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夠切實保障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師生交流少,學習興趣不濃。
在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維護“權威”形象,無法與學生平等相處,學生與教師的關系疏離,學習熱情不高,學生即便遇到難題,也不敢向教師發問和反饋,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教學有效性自然無法保障。
2.教學方式陳舊,信息交流遲緩。
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總是站在三尺講臺之上,很少下臺與學生溝通,教學成了單向的活動,同時教學方式過于生硬,甚至有些教師依舊沿用“填鴨式”、“一鍋端”的教學思維和模式,課堂互動少,教學信息滯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大大降低。
3.教學內容不合理,忽視能力培養。
小學階段是學生奠定學習基礎,形成良好學習觀及學習意識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這個階段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但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在學生知識應用意識方面的培養比較忽視,過度關注學生的分數和成績,違背了學以致用的思想。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情境教學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可以更好地挖掘出數學知識的精髓。教師在課前要合理設計教學環節和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在情境設置時要注意層層遞進,合理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對知識的記憶會更牢固。
比如:“圓周長計算”教學,教師應該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學習工具——直尺、圓規等對圓的周長進行測量,接著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大家都見過圓形的水盆(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小水盆),水盆就是一個圓形在生活實際中的典型應用,那么想一想,如果測量家中圓形水盆的周長要如何進行呢?”水盆是學生生活中每天都會見到的東西,學生很容易將數學知識與其聯系起來,因為課前教師已經讓學生獨立測量了平面中的圓形周長。在創設情境之后,學生就會將這個測量的知識與教師創建的情境建立聯系,并且很多學生可以聯想到,可以使用繩子圍繞在圓形盆的邊緣,然后測量繩子的長度,然后還有的學生說可以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周長,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知識的傳遞也從傳統的單向傳遞變成了雙向傳遞,數學知識教學的有效性也因此得到了保障。
2.拓展環節游戲化,做到寓教于樂。
游戲教學法是從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規律出發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能夠很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教師合理地引導,適當地點撥,學生的思路會更開闊,數學邏輯能力、分析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在游戲中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比如:“行程應用題”中的相遇問題教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帶領到操場上做游戲,在操場上要設定兩個定點A、B,然后選擇兩名學生參與游戲,教師一聲令下,兩個學生分別從A、B亮點同時行走,教師計時,全體學生一同觀察這兩位學生的游戲過程,然后思考這個過程中每個要素的變化情況,之后教師使用攜帶出來的小黑板,用線段表示出兩名學生的行程過程,讓學生討論,并一同總結等量關系。之后回到課堂,對相遇問題進行具體講解,因為學生都參與了游戲,實際觀察到了相遇問題的步驟和情況,他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都會更容易。
3.小學合作探究,強化課堂信息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是強化課堂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很多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與學生交流太少,教師一味講解,學生被動聽課,可想而知這樣的教學效果必然不好。學生需要參與到學習中,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他們的能力才可以得到培養。小組合作,同樣回歸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也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及學生彼此之間的聯系與交流,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更生動活潑,學生集思廣益,很多問題迎刃而解,教學效率因此得到提高。
本文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高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劉志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5(03).
[2]甘慶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華夏教師,2014(12).
[3]李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2(02).
[4]李冬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