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科室干部保健科,福建廈門 361004
?
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的實施效果觀察
王冬梅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科室干部保健科,福建廈門361004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的實施效果,為臨床進行優質護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隨機選取100例離休老干部患者作為該研究的對象,這100例患者均為該院收治,收治時間在2012年4月21日—2015年4月21日期間,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并在護理結束后,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48/50),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78.00%(39/5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具有積極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護理;離休老干部;實施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慢性疾病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熱議的焦點[1]。離休老干部是較為特殊的群體,其心理需求、文化素養及生活經歷等與其他老年人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對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不一樣[2]。該研究為進一步探究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的實施效果,特隨機選取100例離休老干部患者作為該研究的實驗組和對照組,這100例患者均為該院收治,收治時間在2012年4月21日—2015年4月21日期間,對照組在護理中采取常規心理護理方法,實驗組在常規心理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人文關懷護理,并在護理結束后,通過對比分析兩組的SAS評分、SD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總滿意率來評價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使用信封隨機抽取法在該院中抽取100例離休老干部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和對照組),2012年4月21日—2015年4月21日期間作為收治時間,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有50例患者,該研究的100例患者均對該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同意,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實驗組50例患者(男女比值32:18)的年齡范圍在75~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8.08±0.26)歲,其中包括14例高血壓患者、16例冠心病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及9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對照組50例患者(男女比值33:17)的年齡范圍在75~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8.21±0.45)歲,其中包括13例高血壓患者、17例冠心病患者、10例糖尿病患者及1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等具有較好的均衡性。
1.2方法
對照組在護理過程中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在心理溝通和交流過程中主動了解患者的想法和需求,并及時告知患者家屬,提醒患者家屬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予社會支持;給予患者和患者家屬正向暗示,告知患者治療的有效性,如有必要可以邀請治療成功的患者來院進行溝通和分享,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
實驗組在常規心理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充分滿足老干部被尊重的需要,在患者入院初給予患者熱情的接待,并主動、詳細的做好入院的宣教工作,主動為患者講解居住環境和相關的注意事項,注意滿足患者的自尊心和生活的需要,使老干部感覺親切和溫暖,尤其是在談話過程中,需注意語氣溫和,不輕易打斷談話內容,進行醫療檢查和治療時細心、認真,提高患者的被重視感,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關疑問,及時解決提出的相關問題。護理過程中可給予患者音樂護理、環境護理、健康教育及生活娛樂護理[3-4]。
1.3觀察指標
護理結束后,對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進行觀察,具體的觀察指標包括SAS評分、SD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總滿意率。SAS評分、SDS評分的總分在0~100分之間,評定量表為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兩種情緒量表均以50分為臨界值,得分與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呈反比關系,即得分越高,患者的心理狀況越差。生活質量評分的總分在0~100分,評定量表為GQOL~74量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及物質生活),得分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比關系,即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佳。使用選項法對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評價(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滿意率和非常滿意之和/總例數×100%=護理總滿意率。
1.4統計方法
SAS評分、SD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總滿意率均錄入至SPSS 17.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AS評分、SDS評分
經研究表明,實驗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SAS評分 SDS評分實驗組(n=50)對照組(n=50)t P(35.62±10.24)* 53.47±10.38 8.656 0.001(31.09±10.26)* 63.04±10.16 15.646 0.001
2.2生活質量評分
經研究表明,實驗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6.54±10.82)分,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為(73.51±10.04)分,實驗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護理總滿意率
經研究表明,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48/50),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78.00%(39/50),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率比較
離休老干部的心理特征包括孤獨感、失落感及自卑感,受社會地位變化的影響及疾病的折磨,離休老干部容易產生焦慮、抑郁、悲觀、絕望等不良心理,為了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在離休老干部住院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全面有效的心理干預需引起臨床重視[5]。心理護理的臨床應用較為廣泛,該護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但是就目前而言,常規的心理護理不具備系統性和針對性,受護理局限的影響,護理人員往往不能正確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導致護理內容較為片面,護理效果不具有顯著性,因此,對常規的心理護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優化,積極尋找可替代的護理方法已成為臨床熱議的焦點問題[6]。
人文關懷理念是指以關心人的精神問題,注重自我與他人精神發展的一種護理理念,在醫學治療過程中,人文關懷護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在為患者提供診療技術服務的同時,還為患者提供了心理、精神、文化等服務,較好的滿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具有獨特的價值[7]。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溫馨的服務是一種實踐人性化、人道化的護理服務行為和規范,因此,在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過程中,應與患者進行良性的溝通和交流,在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尤其是在患者入院初應主動獲取良好的第一印象,熱情積極的接待患者。
人文關懷的措施還包括:①音樂護理:在室內播放患者喜愛的音樂,以轉移患者的焦慮情緒;②環境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在室內擺放新鮮的花草,將床單被褥更換成暖色調顏色,以改善患者的治療心情;③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方式較為多樣,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可以使用口頭教育和視頻教育的方式,傳授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比例疾病的發生、治療過程等,并告知患者疾病治療的有效性,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④生活娛樂護理:與患者家屬進行積極的溝通,告知其家屬陪伴的重要性及陪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增加患者家屬對患者的理解度和支持度;告知家長可鼓勵患者參與到娛樂游戲中,例如下棋、撲克等,以娛樂身心。
該研究統計結果表明,實驗組的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48/50),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78.00%(39/5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35.62±10.24)分和(31.09±10.26)分,對照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53.47±10.38)分和(63.04±10.16)分(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此研究結果與王玲[8]學者在《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的實施效果》一文中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該學者研究結果表明,兩組在治療前SDS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SDS為(43.25±6.21)分,對照組SDS為(53.32±11.28)分,觀察組離休老年干部的心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9.8525,P<0.05),此結果進一步佐證了本文觀點,因此認為,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具有積極的實施效果。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具有積極的實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柏曉玲,樓婷,羅梅梅,等.住院患者護理人文關懷需求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32(2):102-104.
[2]何春梅,劉曉暉,段鋼,等.心理護理配合人文關懷對乙肝患者負性心理的影響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4):3335-3338.
[3]尹小娟.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在外科護理中的運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4):129.
[4]陳慧.人文關懷及心理護理在成人核磁共振檢查中的應用[J].河北中醫,2013,35(3):442-443.
[5]柯曉鄭,陳雯.融合人文關懷的心理護理在眼科局麻手術中的應用[J].福建醫藥雜志,2013,35(5):166-167.
[6]姚瑤.淺談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在感染科的應用[J].求醫問藥,2013,11(12下半月刊):204-205.
[7]王向榮.基于人文關懷理念下的護理教育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5,28(6):899-901.
[8]王玲.人文關懷在離休老干部心理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7):621-622.
Humanistic Care in the Observation of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Retired Veteran Cadres
WANG Dong-mei
Department of cadre health care of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 Province,361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humanistic care in retired old cadres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ect,for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to provide reference.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the 100 cases of retired veteran cadre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10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were in April 21,2012 April 21 to 2015 period.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routine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ased on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care,and after the end of nursing,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6%(48/50)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is 78%(39),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Humanistic care in retired old cadre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has positive effec.
[Key words]Humanistic care;Psychological nursing;Retired cadres;Implementa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6)06(a)-0153-03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6.153
[作者簡介]王冬梅(1970.10-),女,福建廈門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收稿日期:(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