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琳
摘 要: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已越來越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成為現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為了迎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采用興趣式教學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吸收語文知識的重要手段,本文將從拓展學習語文的渠道、創設教學情境、進行科學的教學訓練三個方面著手,主要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運用興趣教學法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探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興趣教學 學習途徑 創設情境 科學教學效率
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語文這門學科,教師要積極地將興趣教學法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產生對學習語文的無限熱情。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推動學生發展的活力源泉。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時,才能更好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進,才能有效地將語文教學內容融入興趣教學法,進而讓學生獲取語文素養的提升、促進興趣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和發展。
一、拓展學習途徑是實現興趣教學的基本所在
課堂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場所,但是這并不表示教學活動就必須局限在課堂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開展具有趣味性的語文教學,教師就要努力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運用多種方式,開展多樣性的興趣教學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生活處處有語文。在新階段的教學中,新課改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積極地溝通課堂內外,開展豐富的課內課外小學語文學習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和設備,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途徑,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空間和提供更豐富的學習方法。學習語文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興趣教學法的應用應當是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例如在進行《美麗的小路》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校園,滿足小學生好玩的心理,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醉人的校園中尋找那一條條熟悉而陌生的小路。又如在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的故事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郵票展覽館,讓專業的導游告訴學生有關郵票齒孔的故事,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悟到生活處處有語文。其實,像是實施游戲教學、開展演講比賽、進行課文朗誦會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獲取知識的學習途徑,這些學生愿意嘗試的學習方式都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實現語文素養的提高。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教”,但是同樣的,學生也離不開有興趣的“學”,而學習途徑的拓展則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拓展學習途徑是實現興趣教學的基本所在。
二、創建教學情境是促進興趣教學發展的必然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對色彩的感知強的特點,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努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興趣教學,教學情境的創建則能有效地幫助教師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學情境,簡單地說就是教師在教學課堂中,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為依據,為教學創建出以生為本的、能使學生產生情感的、能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具有豐富教學背景及教學景象的教學環境,它主要具有兩個促進學生發展的先決條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廣闊的認知??奎c。例如在進行《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借助對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給學生播放與文章內容有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和圖片,實現對課文的初步了解,并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放完視頻之后,我適時地向學生提問:“如果你們現在正身處西沙群島的懷抱中,見到景色如此秀麗的西沙群島,你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呢?”這時學生就會開始熱烈的討論,有學生回答:“神秘,迷人?!敝?,我說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現在就讓我們看一看作者心中的西沙群島是什么樣子的吧?!毕襁@樣,借助教學情境的創建,可以有效地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直觀地看到自己從未見到的事物,進而促進興趣教學的開展、實現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進行科學教學訓練是提高興趣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首先,課堂教學訓練。在教學課堂中開展訓練的教學活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念,這一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將講課與練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適當地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密度,像是每節課就可以適時地穿插進行二十分鐘左右的語文教學練習。特別是在進行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時候,教師更要積極主動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教學中的重、難點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有代表性地反映在課堂練習中,為了貫徹興趣教學的作用和意義,教師要關注課堂練習設計的趣味性、生動性,如是在練習中加入小組討論練習、游戲競賽模式的練習、口試與筆試相結合的練習等,以此確保課堂練習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其次,語文知識延伸訓練。教學課堂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有限的,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加強課外教學的延伸,使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緊密連接在一起,再開展與語文教學相配合的課外活動,像是參觀、訪問等活動。例如在學習《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查找與拉薩鐵路有關的資料,讓學生在了解我國西部開發的偉大藍圖的同時增長課外知識。
興趣教學法不僅僅是小學語文教學在時代發展中所需要的一種教學手段,還是教學目標本身所決定的、能在積極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開展的一項有效的教學模式。興趣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充分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總而言之,這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只有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才能發揮其積極的價值,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錦.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探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
[2]許曉雨.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興趣教學法”[J].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