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乙霖
摘 要:以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讓剪影動起來》教學為例,闡述 “無序”的翻轉課堂與“有序”的常規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的差異,引發思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翻轉課堂;常規課堂;比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221-01
“美術課程強調通過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1],這強調現代美術課堂是開放的,只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可以嘗試各種教學方式。例如將在線教育和面對面授課完美結合的“混合”課堂典范——翻轉課堂。
2015年11月初,在X附小有幸聽了徐老師的“同課異構”——公開課《讓剪影動起來》在六年級的兩個平行班分別以微視頻為主的翻轉課堂方式和常規課堂方式進行教學嘗試。
一、傳統課堂的教學過程——“有序”
1.教學準備:教師:課件PPt、制作好的豬八戒皮影、音像資料.學生:搜集的皮影圖片、制作。
2.導入階段:多媒體播放影片《俏夕陽》。
3.授課階段:(1)師生交流資料并講述皮影的由來;(2)講述民間皮影的制作步驟;(3)多媒體播放皮影的圖片,欣賞并觀察部分皮影的人物造型并引導學生說出其特點:造型概括簡練、雕刻細致、花紋夸張裝飾性強,色彩鮮艷,極少調和;(4)老師提出思考問題:皮影制作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皮影為什么會動?(5)大膽設計:在了解皮影的制作方法后,學生們根據自己搜集的素材來設計他們所感興趣的皮影;(6)制作要求:根據自己喜歡的人或物外形,設計一個與眾不同的會動的剪影;(7)學生制作,老師指導;(8)展評作業:老師評價學生作品,并且學生間互評。
以上就是小學美術常規課堂上課流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程序清晰。通過觀察、體驗、構思、描繪、設計和制作等逐級升高的美術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基本美術知識與技能,發展視知覺能力、美術欣賞和表現能力以及對美術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無序”
與常規美術課堂的“有序”相比,美術翻轉課堂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探求真理的地方。學生的知識內化往往是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和教師的個性化指導而實現的,學生間的討論、師生間的討論成為了課堂的主旋律。因此,常規課堂中的那種“有序”必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無序”。
1.設計思路。本節課重要是如何把教學目標轉化為達成目標,讓學生清晰看到通過什么樣的途徑達到什么樣的認知程度。其次是把教學重難點轉化為各種問題,使自主學習變得可以操作。然后是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單”并提供其它配套學習資源,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匯報、課堂檢測、進階作業、協作探究、展示質疑、多元評價等環節,并在必要時給予問題引導,使學生自己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獲得真理性認識,體驗學習成就感。
2.前期準備。為了更好的實施翻轉課堂,徐老師將本節課的知識點以故事形式制成微視頻傳到QQ群中,供學生課前預習。視頻中以皮影戲《孫悟空》為背景,一步步引出皮影人物孫悟空的制作過程,從而激起學生對皮影制作的好奇心和想要親自動手制作皮影的欲望。同時設置課前“任務清單”讓學生思考:皮影的起源;皮影會動的秘密;設計剪影還有什么方法。
3.課中實施。學生根據昨晚預習和微視頻的問題進行解答問題:(1)皮影的起源問題;(2)皮影會動的秘密問題;(3)設計剪影還有什么方法?第三環節:解決疑惑。師:昨天晚上相信有的同學們看完視頻,已經迫不及待的嘗試制作了,那你們在制作的過程中,有沒有感到困難的地方生(1)所要制作的剪影圖形要盡量大一些,因為太小的話容易把剪影的紙弄破;(2)我不會用線打一個結。師:(示范)將線打結。第四環節:課堂制作剪影。每四人一小組,設計剪影形象并由組長編排故事。制作會動的剪影。第五環節:展示評價。在評價環節避免以感情為評價標準,徐老師引導學生從創意、造型、剪影的靈活度以及剪影故事的編排等方面進行評價,選出三個由不同小組制作的剪影,每一份最佳作品為本組成員獲贊。第六環節:知識拓展。播放代表性的優秀剪影作品。
(一)看似“無序”,實則是教師組織的結果
首先教師對學生所遇到的操作性問題或疑難點進行講解,演示操作過程。接著,向學生拋出具體的實踐活動任務,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雖然,課堂上看上去非常的嘈雜,但是教師并未閑著,而是巡視并觀察各小組的進度,并在適宜的時候進行指導或輔導,引導學生的探究方向。
(二)看似“無序”,實則是對教師能力的挑戰
翻轉課堂活動組織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中敏感地意識到多數學生的困惑,及時形成解決方案并給予指導。任課教師既要有扎實的本學科知識、廣博的跨學科知識儲備,又要有敏銳的思維能力。同時具備較強的課堂討論組織技巧和引導能力,從而有效地引領課堂討論活動。充分帶動起課堂的氣氛,這對一些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其有利于學生對學習責任感增強、課堂中師生互動、合作學習增多、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自主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2011年義務美術課程標準[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5.
[2] 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