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蓮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也隨之進行改革和創新,逐漸側重于以學生的主體,強調在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作用。特別是對活潑好動的小學二年級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更具有重要意義。對話教學是實現學生教學過程中主體作用的重要手段,通過對話教學的方式,增進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而形成積極向上、活躍的學習氣氛,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對話教學 教學應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也隨之進行改革和創新,逐漸側重于以學生的主體,強調在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處于對外界事物充滿新鮮感和求知欲望的階段,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讓授課師生進行互動與交流的平臺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以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加強學習實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進而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學課程順利開展。對話教學模式能從本質上挖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筆者通過相關的教學案例,對小學數學二年級課堂教學中對話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一、以學生為中心載體,構建積極主動學習的對話環境
相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二年級學生缺乏較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卻比一年級學生的課堂紀律和學習習慣好些。要實踐課堂對話互動模式,授課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構建一定的以學生為中心載體的對話環境,使學生在對話環境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溝通與交流,進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發展的目的。在授課教師構建課堂對話環境時,應該充分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緊密圍繞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充分解放天性,進而更好地融入課堂對話教學。比如,在進行“100以內混合運算”的課程學習中,授課教師可以在學生對教材了解的情況下,將學生進行分小組合作,再對授課教師所提數學運算進行分析和討論,讓學生在自由討論過程中得到最終的運算結果,并且研究是否有更簡便的方法進行運算,最后再由授課教師對運算方法進行總結。授課教師通過合理構建對話環境,讓學生敢于溝通和交流,進而為有效進行對話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引導對話順利開展,加強對話教學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采取對話教學,最重要的是使得對話的雙方在情感和心靈上引起共鳴,進而使得雙方互通思維。然而,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因為小學二年級學生年齡偏小,在自我思維形成的過程中仍舊不夠完善,所以授課教師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該將對話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實現更深層次的對話,從而落實對話教學應用。
比如,學生A有4件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短袖上衣,有4件不同款式的裙子,如果1件短袖上衣搭配1件裙子為一種穿法,請問學生A一共可以有幾種穿法?有學生給出的解題思路為:先選擇短袖上衣,1件短袖上衣能夠分別搭配4條裙子,每件短袖上衣都能搭配4條裙子,所以就有4×4=16,就有16種穿法。也有學生給出了這樣的解題思路:先選裙子,1件裙子能夠分別搭配4件短袖上衣,每件裙子都能搭配4件短袖上衣,那么4+4+4+4=16,就有16種穿法。
所以,授課教師在課堂上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發散思維,思考不同的解題方法,而且所選的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例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課堂對話教學的實現。
三、利用課堂提問對學生對話進行引導,促進對話教學的開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培養是授課教師在日常備課過程中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也成為數學授課教師的一項重點研究工作。通過課堂上教師提問環節,引導學生就問題開展對話與討論,其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對提問的分析和解答過程中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的開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對話教學有效性的目的,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動態交替對話中合理轉換。
比如,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關于“角的初步認識以及生活應用”中,授課教師可在課堂開始時先向學生提出此類問題:“什么是角?角有哪些種類?生活中都能在什么地方看到角?”首先給學生確定一個探究學習的目標,帶著目標翻閱教材,再根據所提的這些問題展開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探討。在此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適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對話,在對話中再找尋新的問題,諸如:“角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又與什么無關?”從這些問題的討論中,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教材所要求的知識點,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對話探討,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有利于學生活學活用于日常生活。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對話教學模式越來越收到重視,并且成為眾多數學教師所提倡的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這對于引導學生主動自發地開展學習和進行思維等具有極大的推動意義。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將教材所要求的學科內容與學生個人自身特點進行有機結合,創造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良好對話環境,進而引導學生和其他載體之間開展積極對話,促進學生通過對話教學過程牢固掌握教材知識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最終達到對話教學有效實踐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曉燕.小學數學課堂對話式教學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67.
[2]吳健英.提升師生對話質量對實現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的意義[J].西部素質教育,2015,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