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田力
【摘 要】隨著新課改要求的不斷深入人心,教學方法中的新舊交替以成為必然趨勢。數學教學是強調的學生邏輯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課堂自我參與性有很大的重要性。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初中數學教學,發現法的應用成分并不大,很多教師甚至不知如何去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因此,本文在闡述發現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發現法的具體運用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發現法;作用措施
雖然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新課標的實施與普及也有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縱觀各地的初中數學教學,尤其是偏遠地區,教學的總體效果非常低,并沒有真正實現教與學的有效結合,教師在課堂中仍然處于主導的地位,并沒有實現教師的輔導者、參與者、組織者的角色轉換。不僅教師的教學效益不能顯著發揮出來,而且大大削弱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導致數學科目成為所有科目中的最弱學科,這實在是當前數學教育界所不愿看到的。因此,提高發現法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提高教師運用發現法進行教學的認識和實際應用能力,是培養新世紀數學人才促使數學學科長足發展的要求。
一、發現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發現法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自我發現,對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從中發現有價值的東西,是二次發現的過程。具體是指:學生在教師創造的一個教學的氛圍下,自己獨立性的去認識、分析、歸納、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一并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發現法作為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重要形式,值得倡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諸多優勢,對現代教學有很多作用。
二、發現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發現法的諸多教學優勢,我們有必要將發現法完整的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去。要真正實現發現法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指導不能變成講解,指導不能當成知識的灌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只應是輔助者、啟發者,學生才是主導者,問題的解決者。初中階段的學生,其考慮問題的方式和思維習慣正在逐漸成熟,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未來學習數學有很大影響。因此,踐行發現法的應用也顯得十分必要。具體的措施,本人歸納以下幾點:
1.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導發現
情境有助于學生更好融入到問題的思考當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教師在傳授知識點之前,需要搜集相關的資料,輔以相關的教學設備和設施的應用,例如,幻燈片、投影儀、電子計算機等,向學生揭示問題的現象,以生動、形象、便于理解的方式展示數學的奧妙,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發現。
2.推測問題結論后的證實,予以深入發現
推測問題的過程是學生主動應用歸納、類比的辯證思維的過程,結合試驗的方法對問題的結論進行探索的過程。推測之后,就要對問題的結論進行證實,以驗證思維的正確性。總體而言,就是運用歸納發現法、類比發現法和試驗發現法進行問題結論的探索。歸納發現法的應用步驟主要是:教師給出一系列的相關特例—>學生根據特例的外在特點和內在聯系,總結相關規律—>根據這一規律,試運用到其他可能相似的問題上,進而推測所有相似問題的總體規律—>證明推測的正確性。類比發現法的應用步驟主要是:利用已學的舊知識點,與新知識點進行對比,找出相似點—>有相似性就證明有共同點可循,用舊知識的有關內容類比出新知識與之相似的內容—>對類比出的新知識的內容進行進一步驗證,以確定其正確性。實驗發現法,顧名思義通過學生利用實驗器具,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的知識點。這種方法在一些諸如定理類的數學知識點的教學中可以得到有效應用。
3.總結知識點,升華發現
對于學生發現的問題、找出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總結。基于原有的知識點較零散,并沒有形成一個體系,一個有效的結構,因此,及時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和鞏固,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建構,形成學生“自己的東西”,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并能在數學思維的王國中有新的發現。
三、結語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其歷史由來已久,強調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有其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考量,數學的教學也要體現與時俱進、也要順應時代發展,所以,我們的數學教學改革也是秉承了這種理念進行下去的[3]。發現法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正確教學方法。初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必須使其數學的學習有所成就,讓數學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而不是阻礙,有必要貫徹發現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因此,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要使自己所教有所效,有必要提高自己對發現法的認識和運用,只有這樣,初中的數學教學才能真正實現其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雪娥.“發現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嘗試[J].教學方法.2009,(04):20-22
[2]許烈琴.試析引導發現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使用策略[J].教學方法.2010,(06):24-26
[3]薛亞娟.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探索發現數學規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7(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