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雅 吳清燕
[摘要]“創新學分”制的實施,有助于學生培養其動手及自主學習創新的能力,同時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也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益探索及實踐。結合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創新學分實施現狀以及創新學分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提出了學校應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師生的“創新學分”的意識,進行彈性學制及學分學時改革以及出臺創新學分管理辦法和成立創新領導小組的路徑對策。
[關鍵詞]萬眾創新;創新學分;路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98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萬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中國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必須依靠人才,而高等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途徑,更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高校的發展最主要的評價標準就是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人才培養始終是大學發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何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始終是教學改革討論的重要議題。當前,創新學分的實施,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益探索及實踐,是對學分制更深入的改革。
1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創新學分實施現狀
創新學分在我校的2011級培養方案才開始體現,占培養方案總學分的7%~8%,課程類別為:素質拓展類課程。具體分四個板塊:各類競賽、科技創新;就業導向課程;學術報告講座;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其中要求,各類競賽、科技創新;就業導向課程;學術報告三大模塊,從中修滿4個學分。文化素質選修課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藝術類等教育類課程,學生應修滿6個學分。創新學分模塊中超過4個學分以上的,可用于替代文化素質選修課程學分,但不能大于4學分。2015屆及2016屆畢業要求中均未涉及創新學分,但2017屆畢業要求須取得一定的創新學分。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教務處要求2013級(2017屆)所有本科專業的學生須選修《創新工程實踐》的課程,所有正常修完并考核合格的學生均可獲得創新學分2個學分。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學校、學院和學生也越來越重視創新學分的發展。但由于我校的創新學分制目前尚處于摸索階段,缺乏相關的經驗,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2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創新學分實施所面臨的困境
21學校師生缺乏對“創新學分”的認識
我校“創新學分”的相應條款雖然在2011級培養方案就有體現,真正實施是從2013級本科生開始,起步比較晚,實施時間也比較晚,各二級學院的老師和學生對創新學分的認識都極其有限,當然一方面的原因是學校對創新學分的認識比較有限,相關的工作沒有宣傳到位。另外,創新學分雖然已列入培養方案,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并沒有很好地與培養方案的主體內容相融合。在我校舉辦的2016年第一期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很多學生盡管有很好的參賽選題,卻找不到合適的指導老師來指導,很多的老師也不愿意指導,嚴重挫傷了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2013級學生對于“創新學分”的認識有限,參照往屆畢業條件,畢業條件中并無創新學分的要求,所以把“創新學分”的獲取當成了一種負擔。
22創新學分在培養方案設置中體現不足
我校從2011級培養方案中開始涉及創新學分,從2013級開始,按培養方案要求,學生畢業時須取得一定的創新學分方可畢業。目前,我校各年級的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中存在不利于“創新學分”的實施因素。首先,學分比例設置不合理。依2012級市場營銷培養方案為例,要求學生畢業總學分是165學分,而必修課的總學分就達到了77%,另外其他的專長課及專業任選課也是實際意義上的“必選”,而不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任選。目前我校的創新課程尚處在起步階段,課程科目不足,學生沒有選擇性,沒有很好地為獲得創新學分提供有效足夠的途徑,未能使學生的能力及興趣相結合。
23缺乏相關指導文件及創新領導小組的監督審查
由于我校的創新體系系統不完整,學校沒有出臺相關規范的細則、管理機構及管理職責等,對“創新學分”的改革發展造成一定的阻力。各個學院對創新學分的認定標準是不一樣的,甚至每個專業對創新學分的認定也是不統一的。學生們對創新學分的獲得途徑不是很了解,因此,對于我校創新學分教學改革來說,急需一部《創新學分管理辦法》的出臺及創新領導小組的監督審查創新學分材料。
3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創新學分發展的路徑
31學校做好宣傳,增強師生對“創新學分”的認識力度及師生的互動積極性
學校教務處以及各二級學院應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方面向全校師生講授“創新學分”的意義、發展背景、各高校發展現狀以及創新學分的目的及作用等。同時,學校應加大出臺相關激勵教師指導學生創新活動的措施,加強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各二級學院的學生在數學建模、電子競技比賽、各類技能比賽都能得到專業型的老師指導,保證學生的科研創新得到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積極性。
32彈性學制及學分學時改革
我校可參照目前其他學校實施比較成功的彈性及學時學分的改革措施。首先,針對彈性學制,將本科的修讀年限控制在3~6年,在讀的學生可提前修完該年級的課程,提前畢業進行創業或在學校內創業,延長畢業時間。另外也可保留學籍,允許可休學2年進行創業,所創業的實踐成果可依創新學分計入畢業學分。其次,學分學時改革,減少必修課課時比例,增加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以便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創新創業學習和實踐。目前,我校本科培養方案的必修課為總學分的77%以上,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需合理將必修課學分控制在50%~60%以內,同時增加創新創業課程的比例及科目數量,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自行選擇。
33出臺創新學分管理辦法
為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課外創新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高素質的拔尖人才,需要一部可行有效的創新學分認定與管理辦法。由于創新學分制在我校實施較晚以及發展的不成熟,目前尚缺一部可行有效的《創新學分實施管理辦法》。依據我校的實際情況以及教育發展改革的需要,我校需及時出臺一部符合本校實情的《創新學分實施管理辦法》。
34成立創新領導小組
創新工作的重要性應該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按照《創新學分管理辦法》的相干規定,成立創新領導小組,嚴格審查學生創新學分審批材料。學校需通過相關的引導途徑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創新指導工作中,加強項目過程的管理及定期督促檢查項目的情況。同時,杜絕學生騙取創新學分現象,對實踐類的學分審批,務必確保真實性,保證質量。
參考文獻:
[1]魯曉麗,史英杰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新學分的實施和審核[J].物流管理與管理,2016(3)
[2]張嫻,張靜珊,鐘詩宇淺析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物流管理與管理,2016(3)
[3]田海林,李慶福實施創新實踐學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
[4]張紅光,李雨竹以創新學分為切入點,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3)
[5]何蓉,李雪嬌,張祥云武漢科技大學創新學分實施情況調查報告[J].現代商貿工業,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