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瑤 王藝璇 王紫薇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展現出新活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拓寬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輸出成為實現農村現代化的有效途徑,文章對農村電子商務面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下一步發展對策和建議,運用電子商務模式來有效解決農產品供給生產和銷售問題。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瓶頸;對策建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234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總體來說,中國農業電子商務建設尚處于摸索階段,城鄉電商發展差距較大。農產品銷售渠道受限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了農民的收入。為了解決農產品銷售困難的問題,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本文將分析在當今世界經濟形式下,未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瓶頸及對策,希望能對發展戰略制定有所幫助。
文獻綜述:通過查閱資料閱讀文獻發現,有關農村電子商務研究成果較完善,學者們發現了其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找出了現已研究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分別從經濟發展支付平臺構建、基礎設施完善、人才培養、政府干預措施、物流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大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可具操作性的對策。鑒于農村開展電子商務模式有減少庫存,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我國農產品流通情況,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以及可以有效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等優勢,我們認為研究電商在農村發展的瓶頸及對策很有必要。
1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
農村電子商務是通過互聯網運用農村的資源,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功能。有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農村網購規模達1800億元,預計到2016年將突破4600億元,而未來農資市場可能超過15萬億元、農產品市場超過4萬億元、農村消費電商也在萬億元左右。從農業部獲悉,2015年全國農產品網絡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占農產品銷售額的3%。統計顯示,當前我國涉農電子商務平臺數量超過3000個,呈快速增長態勢。
2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瓶頸
(1)農村電子商務信息基礎環境較差。農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存在互聯網覆蓋率不足、網絡信號差、速度慢等問題,難以滿足電商發展的需求。
(2)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由于農村受教育程度低,少有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農村急需懂得互聯網知識和電子信息的復合型人才,且農村經濟落后,缺乏發展電子商務的客觀環境導致電子商務人才外流。
(3)政府的扶持力度欠缺。棲霞王小二果園在淘寶的“雙十一”活動中創下了輝煌,離不開政府對電子商務的扶持,推動了蘋果的線上銷售包括建立淘寶服務點,在外圍上進行大力宣傳但缺乏實質性的幫助。習慣于傳統的銷售模式沒有意識到電商帶來的好處,且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技術的缺乏,使這些地區的企業和政府不敢貿然大力推廣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
(4)本地的電子商務體系匱乏。農村習慣于傳統的線下銷售,缺乏幫助他們線上銷售的服務體系,農村迫切需要建立負責網上售賣農產品的服務站,擴大銷路,增加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開新的市場。
(5)電子商務網站質量問題。盡管涉農網站數量增長迅速,但網站信息不夠規范,標準化程度低,沒有特色,提供的服務不夠全面。且大多數網站局限于靜態,功能混雜,時效性不夠,無法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達,限制了農產品的網上銷售。
3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1)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網絡建設。提高電話、有線電視的普及率,提高寬帶服務水平,并降低上網成本,減少費用。
(2)完善物流的配送體系。打通農村的最后一公里。阿里巴巴致力于發展自己的物流實現朝發夕至,鼓勵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使得農產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
(3)大力宣傳電子商務,培養復合型人才。通過農村廣播、電視、墻體廣告等進行宣傳取得村民的信任。培養大批電子商務的復合型人才,鼓勵當地大學生在家鄉就業,服務當地。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多方合作。在政府的支持下,棲霞等三縣市都與阿里巴巴簽訂了“千村萬縣”計劃。政府可以增加與電商平臺的合作,使農產品依托網絡銷售,使更多人參與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來。
(5)建立多個淘寶服務點。阿里巴巴推出的“千村萬縣”計劃旨在建立淘寶村,已經在棲霞和萊陽等多地出現淘寶服務點,淘寶服務點既可以為村民提供便利,也可以解決村民就業問題,使得大學生或者專業的電商人才下鄉服務。與此同時,在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時,如果遇到資金問題可以求助農村淘寶服務站,服務站會幫助農戶進行金融貸款來生產;生產出來之后,服務站直接聯系食品廠家,把農戶的作物統一匯集起來送到廠家,這樣既節省了運輸成本,又保證了作物的品質,確保農戶的收入,減少了傳統上散收的弊端。
(6)以村為單位成立商貿公司作為商家被村淘招商進平臺。以村為單位被招商,保證農產品的質量,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實現集中化減少中間環節成本。
(7)通過電商售賣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和其副業。利用現代化技術在農村實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生產原生態鄉土化特色農產品。如萊陽梨,讓其搭建上互聯網的翅膀,利用消費者喜愛天然健康農產品的優勢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8)加大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在網站的數量上繼續增加,增加數量的同時保證網站的質量建設,對網站的內容進行監督控制,保證上傳的內容具有時效性、針對性。增加網站的實用性、信息的全面性。
4農村電子商務機會和威脅
政治方面,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多次強調電子商務,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基礎建設方面,近年農村致力于公路的修建,為物流下鄉奠定了基礎;宣傳方面,京東、淘寶作為先行者已經在棲霞、萊陽等村進行了宣傳試點,效果顯著;消費者需求方面,消費者信賴并愿意購買農村綠色無污染的產品,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系列的挑戰,由于農村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對較慢,怎樣說服村民、建立與村民之間的信任至關重要。且農村地處偏僻之地,高成本高費用阻礙了多數物流的進入,只有少數如郵政下鄉服務村民,速度較慢效率較低,不能滿足村民的需要。同時通過網上銷售會面臨差異化小的同類產品之間的競爭,不利于產品銷售。我們應該正確看待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機會和威脅,跟隨時代發展的趨勢,展現農村活力。
5結論
農村電子商務作為未來一個富有活力的項目,會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致力于農村脫貧,服務于三農問題。不僅是歷史潮流與世界潮流,而且也是中國農村的機遇。電子商務正處于一個過渡的階段,農村群眾有的已經適應而有的接受新事物慢,我們應該對他們進行正確恰當的引導,讓電子商務進入農村,更好地服務農村。
參考文獻:
[1]衛 明廖丹萍新農村建設下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路徑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11
[2]張洪濤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對策建議[J].信息化建設,2010(2):34-36
[3]牟靜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研究[D].北京:北京聯合大學,2011
[4]李志剛扶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條件及促進對策分析[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