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娟 尹雙明
【摘要】在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過程中,滲透校企合作的形式既有利于重要技術的掌握,又可以促進技術創新,同時也是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方法。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滲透校企合作內容將會極大的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加快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步伐。經濟學課程可以有效的促進產業機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充分夠突出其實踐性是當前高校課程建設面臨的首要任務,根據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管理服務能力,充分展現專業性人才的優勢。因此本文針對校企合作形勢下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方案展開討論,從而得出促進經濟學課程建設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校企合作 經濟學 課程建設
【基金項目】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課題名稱:經濟學專業研究生實踐及職業能力培養研究——基于校企(所)合作視角。批準號:SDYY1405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52-01
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最終是要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需要推動文化建設內容的不斷創新,也要求高校課程建設不斷與社會形勢相結合。高校課程建設最終培養了學生的行為習慣、思維觀念、專業知識等方面內容,因此高校課程建設要充分考慮到對學生的培養占據優勢地位這一方面。在校企合作形勢下,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應著眼于提高人才質量,于課程建設中實現校企合作的順利開展,促進對學生綜合實踐技能的全面提升。
一、校企合作與課程建設融為一體的重要性
隨著高校教學工作的不斷變革與創新,課程改革工作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然而在高投入之下高校課程建設依然問題突出。所學知識與崗位需求脫節,人力物力浪費等問題困擾著廣大學子。例如在經濟學課程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雖然并不能直接提高學生的工作技能,但是會從長遠角度指導學生提高綜合技能,同時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僅僅憑借理論知識也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無從下手,更加突出了崗位需求與所學知識相互分離的矛盾。因此以校企合作形式存進經濟學課程建設無論對當時的課程學習還是對以后的工作能力都會起到很好的實踐方面的促進作用。目前高校以工學融合為立足點,培養校企合作形勢下的經濟學人才會更具實踐指導意義,同時不斷完善專業課程建設,更新發展教學方法,以促進課堂與社會的高度融合[1]。不難看出,校企合作形式對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校企合作是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的靈魂所在。
二、校企合作形勢下經濟學課程建設方法
(一)課程設置根據信息反饋不斷調整
針對學生反映的社會工作崗位上難以發揮所學知識這一問題,調整課程設置以不斷滿足學生的工作需求勢在必行。崗位上更多的要求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如果課程設置忽視這一特點的話,就會造成閉門造成的現象,因此高校經濟學課程建設中校企合作理念的體現應從具體的職業目標追求出發[2],通過多渠道積極掌握就業信息,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層次和技能要求,從而完善課程設置,并且結合職業經驗這一模塊內容,嵌入課程改革之中。使專業內容契合與不斷變化的社會現狀,同時要職業崗位中展現的新特點調整課程設置,充分體現經濟學專業學生的市場價值。
(二)建立工學結合課程體系
走出專業理論與邏輯知識對課程體系的框架,從工學結合方面突出課程任務的應用性,結合實際崗位要求,重新規劃經濟學課程結構。課程改革需要以工作實際需求為立足點,通過對教學資源的不斷整合,將實際案例、真實項目、職業規劃、工作經驗等內容融入教學環節中,從而與學生的職業目標高度融合起來。其中關于邏輯關系的建立這一內容需要契合學習內容,不能如空中樓閣般單獨存在,同時還要將課程建設視為標準化教學的重心。
(三)構建校企合作下的教師團隊
經濟學課程建設要想更好的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教師的綜合素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學校方面可以充分抓住寒暑假時間,要求教師完成對應的企業項目或者工程謀劃活動,不僅為企業建言獻策,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企業實踐能力。通過這一環節,教師在課堂中應該結合項目活動豐滿教學內容,案例與理論相結合,更加有利于高教經濟學課程教學目標的完成。
(四)合理嫁接企業課程資源
課程建設能夠有效的促進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企業課程資源若被很好的嫁接到教學環節中,會對學生的實踐技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應該從教材特點出發,結合企業的真實案例和實踐環節總結的知識技能,實現兩者的充分結合。校企合作方面要積極引入更加與時俱進的課程資源,將企業課程資源與高校的教學資源合二為一,從而充分展示出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兩者之間的相互適應和相互促進。
三、結束語
校企合作理念能夠有效地促進高校經濟學課程與企業發展相互融合,因此高校對經濟學課程的建設不僅要考慮教學本身還要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不斷突出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實際性,從而促進高校課程建設的飛躍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春.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1:9-12+48.
[2]易倫.校企合作下的經濟學課程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4,24:426.
作者簡介:
陳曉娟(1982.2-)濟南人,職稱:講師,學歷:博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
尹雙明(1976.1-)濟南人,職稱:副教授,學歷:博士,研究方向:外國經濟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