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強
關鍵詞:排球;正面上手傳球;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1-0054-02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練習動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性學習、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學習的情境,從而讓廣大青少年對排球運動有所了解,達到掌握一定運動技能、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水平的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
排球正面上手傳球是水平四八年級第一學期必學內容,第一節課關鍵是對學生傳球手型動作概念的建立。傳球是排球運動的基礎技術之一,主要用于銜接防守和進攻。正面上手傳球是傳球的基礎動作,要求人必須及時移動到適當位置,保持好人與球的合適位置。對發展學生的速度、協調性、靈敏度都有比較明顯的作用。本次課的素質練習加入了排球運動的腳步移動動作,一方面提高了本課的運動強度,另一方面練習了排球腳步動作,便于學生今后在傳球中能更好地掌握合適的擊球點,把球傳得更加到位。
三、學情分析
水平四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關鍵期,他們活潑、好動、求知欲強,有合作精神。學習興趣容易激發,但保持時間短。課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采用趣味性強、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共同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運用體育教學原則中的循序漸進原則,通過不同的練習方式,力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排球正面上手傳球手型動作。同時在運用講解、示范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注重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著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點評】:我曾現場觀摩徐老師上課,一次是在浙江省三地市聯合教研活動中,另一次是在浙江省體育學科帶頭人的優秀學員展示課上,通過兩次課的觀摩我看到了徐老師的進步以及對課的深層理解。上課的優點就不多說了,值得商榷的是,其一是在準備部分慢跑過程中突然讓學生停止做“木頭人”,即上手傳球的徒手動作,這個環節有些突兀,慢跑行進到突然靜止,不符合運動熱身常理;其二是引出“手型”——“心”形時有些做作,完全可以自然展現,刻意用魔術的方式則過于費時;其三是根據余立峰老師的觀點,上手傳球最好的練習方法就是學生自拋自傳,拋一定高度(三四球),下落至額前上方用正確的手型向上傳球,學生能迅速掌握技術動作。編者經過反復實踐,深表認同,徐老師安排此練習的時間可以再充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