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印聰
摘 要: 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政府部門對教育資源投入的不斷加大,現在不少地區每個班級均配備多媒體設備,極大豐富了教學手段。本文主要探討了多媒體技術的優劣及如何適當、巧用多媒體技術打造高效課堂等問題。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生物教學 高效課堂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學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效課堂是教育新常態下對教師的一項新要求。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多媒體設備的不斷普及,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多媒體技術憑借直觀、形象的優點,使用得越來越頻繁。
一、多媒體技術的優劣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初中生物教材主要學習細胞結構、動植物體各種生命活動及生物進化等知識,這些內容往往穿插大量圖片。在課堂教學中,如果純粹靠教師的傳授,就難以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生命過程,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卻能彌補這一缺陷,使課堂變得更生動。
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更直觀化。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低,更偏向于直觀形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更加直觀呈現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圖片、視頻,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記憶生命過程。例如,在學習“種子萌發形成幼苗”時,先運用多媒體展示種子的結構,再利用相關視頻錄像展示種子萌發形成幼苗的動態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直觀了解種子萌發的過程及各部位的發育變化情況,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考點的理解識記。
有效增加課堂容量。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在課前將課堂所用到的圖片、板書、習題、課堂小結等內容整合到課件中,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從而有效增加課堂容量。這一特點特別適用于復習課。
輔助實驗教學,使實驗過程更清晰。實驗是生物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在實驗課前,可先讓學生觀看實驗視頻,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實驗的流程及注意事項,提高實驗課的實效。但有些實驗受時間、空間和現實條件的限制難以開展,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彌補這一不足,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下冊《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一節中,就有一個《觀看兩棲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錄像》活動,該活動必須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
多媒體技術除了上述三個優點外,還有其他諸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優點,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帶來一定的缺點。
教學節奏過快,學生學得高興忘得快,易擴大學情兩極分化。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使用課前準備好的課件,如果沒有把握好節奏,往往就會展示過快,留給學生思考時間過短,使學生在課堂中學習變得簡單明了很高興,但課后如不及時加以復習鞏固則容易遺忘。因此,原本學習較好的同學會越學越好,自覺性較差的同學可能會越學越糟,容易擴大兩極分化。
過多的形象思維,缺乏抽象思維能力的鍛煉。由于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的特征,學生學習相關生命往往很直觀形象,導致學生較少接受抽象思維能力的鍛煉,不利于學生的智力發展,不利于學生實現質的飛躍。
二、高效課堂的一般要求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就要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即:輕負擔,全維度,高質量。高效課堂要求有效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拒絕一味死記硬背和使用題海戰術;高效課堂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通過直觀形象思維學習知識,更要運用抽象思維能力思考問題;高效課堂要求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能理解問題、知識的本質,能夠舉一反三解決實際問題。
三、適當、巧用運用多媒體技術
1.設計、制作好簡潔、合理的教學課件。在生物課堂中,多媒體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在課前精心設計、制作好課件,主要將傳統課堂中難以展示的圖片、動畫、影像等制作到課件中,避免將教材中的文字照搬到課件中,教學過程中應避免教師對著屏幕念。
2.把握好教學節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過快點鼠標翻下一頁,就容易造成學生思維跟不上節奏,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圖片、動畫、影像等素材,詳細講解整個生命過程,幫助學生將相關過程抽象化,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例如在學習《血液循環》一課時,展示完人體心臟、血管圖片及血液循環動態過程,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身體描述血液循環的整個過程,教師也可在黑板上抽象化描繪出血液循環的大致過程,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3.充分利用板書幫助學生厘清教學過程。由于教學課件是一頁一頁展示出來的,整堂課下來,學生難以對所展示的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板書,將整堂課各個知識點有條理地體現在黑板上,有利于幫助學生厘清整堂課的知識結構。
4.多媒體不能取代實驗教學。生物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的重要途徑,通過實驗,學生對生物體的結構特征、生命過程了解得更清晰,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教材中安排的實驗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都要盡量安排學生動手做實驗,而不能簡單地用多媒體展示取代學生動手操作。部分因時間、空間和現有條件限制而無法完成的實驗,通過多媒體展示的確能收到良好效果,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綜上所述,要增強初中生物課堂的高效性,就要適當、巧用多媒體技術,使多媒體成為教學載體和助手,而不能被多媒體“綁架”,使之恰當出現在不同課堂和不同內容的講授之中,從而助力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愛霞.對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學周刊B版,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