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忠 唐德良 管培芳 劉鳳華 趙金娥
摘 要:本研究探討中職生的學習動機因素結構,以便了解中職生的專業課學習動機,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調查數據表明,學習動機變量對動機行為影響最大的是自我效能、學習興趣,其次是目標定向、近期目的。
關鍵詞:中職生;動機變量;專業課;動機行為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2-0012-01
當前,中職生的專業課學習動機普遍不強,因而影響到他們的成長成才。本研究試圖探討中職生的動機因素結構,以便全面了解中職生的專業課學習動機,提高中職專業課教學質量。本研究動機變量分類基于秦曉晴、文秋芳建立的動機模型,主要包括效價、學習興趣、目標定向、近期目的、遠期目的、自我效能、結果歸因等七類動機成分。
一、研究對象
從山東省濰坊市某職業學校分別隨機抽取一、二、三年級的學生作為被試,共1500人。
二、數據處理
使用著名的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分析
學習動機預測變量與相關系數分別如下:效價:-.071、學習興趣:.339、近期目的:.196、遠期目的:-.110、目標定向:.203、自我效能:.357、歸因:-.155。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對動機行為影響最大的是自我效能,其相關系數達到.357,其次是學習興趣、目標定向、近期目的。下面,分別討論動機變量對動機行為的影響。
(1)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個體根據自己以往成敗的經驗,相信自己對于處理某一方面的任務,具有較高的能力和水平。自我效能感對于提高工作績效、增強工作動機、改善工作態度都有重要意義。中職生的自我效能感,對動機行為的影響最大。部分中職生由于成績不太理想,在日常學習中可能經歷更多的失敗與挫折。因此,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中職生要比普通高中生和大學生更能以平常心接受,并且具有較高自我效能感的中職生在克服這些困難時更能堅持到底,善于積極采取措施去克服遇到的困難。中職生在專業課學習時能夠持之以恒,哪怕暫時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也會對專業課學習堅持不懈。遇到困難時,不會逃避、沮喪、消極應對,而是積極主動地去尋求解決辦法。另外,自我效能感高的中職生,傾向于選擇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并能盡最大努力完成學習任務,能夠堅持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很少表現出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其自我調節能力也較強。
(2)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對中職生動機行為的影響比自我效能感稍低,但學習興趣對動機行為的影響也不能忽視。“學習興趣來源于社會和個人的需要、學習取得的成功、幽默富有趣味性的學習內容,以及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和方法。”興趣是在某種程度上引導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向導,當專業課學習興趣成為中職生的人格特征時,他們將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在獎勵,而能自覺地進行專業課學習,甚至離開學校以后仍然能堅持進行專業課學習。布魯納(Jerome Seymour Bruner)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習者一旦對專業課有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而不會把它看作一種沉重的負擔。有學習興趣的中職生,不僅在學習時會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課余時間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而缺少學習興趣的中職生,是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的;迫于外界壓力,他們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很努力地學習,但外界壓力一旦消失,學習就會停止。學習興趣與動機行為的關系,實際上支持了當今教育界倡導的自主學習原則。
(3)認知中介:效價、學習目的和目標定向。從前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效價對動機行為的影響是負相關。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中職生雖然能認識到專業課學習的重要性,但部分中職生是專業課學習的失敗者,學習專業課短時間內不會看到很明顯的效果,于是放棄了專業課學習。近期目的對動機行為產生積極影響,而遠期目的則是負面影響,這一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出現這一結果,不難理解。部分中職生是升學的失敗者,專業課成績也普遍較差,對專業課學習不抱有期望,學習專業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近期目的(學校的考試和高考)。所以,近期目的對中職生的動機行為產生了正面影響。目標定向對動機行為的影響,由前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比近期目的大。這是因為,中職生學習專業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掌握專業技能,而要最終掌握專業技能,中職生必須克服種種困難和不利條件,堅持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學習。此時的目標,要比近期目的和遠期目的有效得多。
四、結束語
學習動機變量對動機行為有重要的影響,調查表明,對動機行為影響最大的是自我效能、學習興趣,其次是目標定向、近期目的。因此,教師要加強中職生的教育引導,激發中職生積極的主觀努力,促使他們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獲得成功,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勤奮學習。
參考文獻:
[1]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