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濤 賈陽 周永剛
摘 要:通過開展輸電屬地化管理,既能充分發揮各屬地供電公司的地理優勢、信息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又能在故障巡視、故障恢復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安全供電可靠性。
關鍵詞:屬地;區位;實施;作法
1 前言
隨著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輸電線路通道環境日益復雜,因異物短路、吊車碰線、違章施工、盜竊等原因造成的線路跳閘上升為各類輸電線路跳閘的第一位,造成電網企業巨大的經濟損失,對電網安全運行產生很大影響。
信陽地區地域狹長,東西縱深230多公里,管理半徑越大,輸電線路電壓等級越高,巡視管理越易疏漏,異地解決處理問題愈顯不方便、不及時。目前
國網信陽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主要負責信陽地區220千伏線路38條,110千伏線路39條,35千伏31條共2020公里線路的運維、檢修、檢測工作,并且每年新投運線路近百公里。隨著線路里程迅猛增長,而輸電運維人員總量基本保持不變,且逐年呈現老齡化、斷層缺員等問題。傳統的線路運維機制在線路保障效率、質量、防范外力破壞、清除通道障礙等方面因主網運維力量不足已經成為專業發展的掣肘,難以適應輸電線路精益化管理的新形勢。通過開展輸電屬地化管理,既能充分發揮各屬地供電公司的地理優勢、信息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又能在故障巡視、故障恢復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安全供電可靠性。
2 工作思路
以提高輸電線路運維保障能力、改善線路運行外部環境為主要目標,充分發揮各縣公司及各郊區分部屬地資源優勢,將市公司所屬各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按照行政區域劃分到各縣公司及各郊區分部,由縣公司和郊區分部負責屬地內線路的通道巡視、清除通道障礙及電力設施保護等工作,開展輸電線路通道屬地化管理,從而有效解決樹障、線下“三違”、盜竊破壞等外破隱患防控難、處理難等問題。同時,創新管理,結合通道屬地化開展線路本體屬地化巡視工作,緩解因線路規模快速增加而人員相對不足的矛盾。初步形成電力設施保護專業管理與屬地化防護相結合、專業巡視與屬地化巡視相結合、輸電運檢室與屬地巡視隊伍相結合的“三維一體”線路運維保障體系,走出了一條管理改革的創新新路。
3 組織實施情況
1.編制項目實施方案。按照省、市公司管理創新項目工作要求,結合信陽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現狀,明晰創新工作思路,編制實施方案,確定各階段的工作任務,保障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
2.明確線路責任區段。根據屬地化管理工作需求,確定了以市公司為牽頭,8個縣域公司和3個郊區客服中心為主體,各鄉鎮供電所具體實施的屬地化管理實施體系。
目前計劃實施屬地化管理的輸電線路共有104條,其中220kV線路35條共計1138.127公里,110kV線路39條共計399.522公里,35kV線路30條共計353.474公里。線路覆蓋8個縣域公司和3個郊區客服中心所轄區域。根據項目實施需求,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責任應逐層落實至屬地化村電工處。為此公司輸電運檢室通過GPS巡檢機結合電子地圖,明確劃分市、縣、鄉、村巡視責任區域。同時根據線路走徑建立“信陽供電公司輸電設施屬地化管理臺賬”,明確電壓等級、線路名稱、屬地單位、過境桿塔號、過境長度、屬地供電所、屬地村莊、過境長度、負責人聯系電話等信息,將其錄入系統。同時安排相關人員在現場與屬地化管理人員進行一一確認,確保區域劃分正確,責任落實到位。
3.開展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培訓工作。根據屬地化管理工作進展安排,本月計劃組織相關人員對各屬地化管理單位的具體實施人員進行屬地化管理知識培訓,明確屬地化管理實施單位和責任人的職責,傳授屬地化管理過程中的各種應急處理措施,為屬地化管理工作的穩步推進奠定知識基礎。
自4月7日開始,市公司輸電運檢室組織人員以現場講授的方式對8個縣局和3個郊區分部的屬地化管理和實施人員進行了培訓,共舉辦培訓講座9次,參培總人數達400余人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電力設施保護與安全運行、輸電線路屬地化運維與管理、輸電線路故障時快速處理辦法等。
4.完善相關工作管理辦法和指標體系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根據推進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國網信陽供電公司輸電設施屬地化管理工作規定》和《信陽供電區域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工作實施細則》,明確了組織機構、部門職責、工作要求和獎懲措施等。
(2)完善管理體系正常運行的相關工作要求a.巡視工作要求。屬地單位電工按照屬地化輸電線路日常運維工作要求進行工作:鄉所電工每15天對所轄線路進行1次巡視,巡視內容包括線路保護區內有無威脅線路安全的危險源以及線路設備有無明顯異常,同時對線路通道進行維護、清理。在開展線路巡視工作的同時,對線路沿線群眾進行輸電設施保護的宣傳教育。屬地單位巡視后填寫《輸電設施屬地化管理工作月度報表》,每月28日前通過OA上報輸電運檢室。
b.嚴重缺陷處理工作要求。當屬地單位電工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嚴重及以上缺陷時,填寫《通道隱患統計表》,并立即匯報,由輸電運檢室對缺陷進行分類,并上報運維部制定消缺計劃,實施消缺。缺陷消除完畢后告知屬地供電所。輸電運檢室每月將消缺記錄發屬地供電所一份,雙方確認并留存。
c.故障跳閘處理工作要求。當發生線路故障跳閘時,屬地電工在接到事故巡線通知后,應快速及時對屬地輸電線路分段巡查,當發現故障點時,立即匯報。輸電運檢室對故障點進行現場分析,同時安排故障設備搶修工作,由屬地單位配合設施管理單位開展事故搶修,協助開展周邊群眾走訪,維持事故處理時外圍環境秩序,將線路停運時間降至最低,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線路停運損失。
d.通道外力破壞處理工作要求。對于通道內危及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違章施工、建房等行為,由輸電運檢室取證并向危害人下達《危害告知書》,填寫《危害電力設施緊急停電通知單》,運維部審核簽字公司領導批準后,交屬地供電所執行。屬地化管理單位接到停電通知單后,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停電通知單剛性執行。
(3)完善管理目標體系和指標值。
為保障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結合信陽公司實際,由市公司制定了屬地化管理工作目標體系,包括輸電精益化管理、同業對標和企業負責人績效三大指標體系。其中“輸電精益化管理指標”與同業對標指標統一,包括運行、日常工作和年度檢查考核三類指標,企業負責人績效指標包括“110(66)千伏及以上架空輸電線路故障停運率”、“35千伏及以上電纜線路故障停運率”2項。并設定了以下管理目標:110(66)千伏及以上架空輸電線路故障停運率≤1%,35千伏及以上電纜線路故障停運率≤1%,110千伏及以上線路故障停運時間降低50%,巡視月報上報及時率100%。
5.開展線路缺陷移交工作。根據屬地化管理工作進展安排,為了明晰屬地化管理工作實施效果,督促屬地化電工開展定期巡視工作,管理創新小組將目前輸電線路所存在的缺陷根據各屬地化實施單位的責任區域進行劃分,將各屬地化實施單位的責任區域內的缺陷明確出來,以便于后續能夠對屬地化電工的巡視工作的效果進行評價。
4 下一步重點工作
推進屬地化管理工作穩步實施。各屬地化管理實施單位按照責任區域開展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工作,定期開展線路巡視工作并將巡視結果上報市公司輸電運檢室,對嚴重缺陷和危急缺陷進行監控,并根據市公司輸電運檢室的通知做好事故巡線和保電護線工作。市公司輸電運檢室通過不定期抽查、GPS巡檢機等手段,對各單位的屬地化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督促,確保屬地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