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有炎
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教育不得不將重心向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提升方面進行傾斜。而數學教學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能力的發展和素養的提升,同時更加重要的是,數學考試的成績直接關系到了學生的綜合成績。因此,高中數學教學在進行基礎內容的教學和素質的培養的同時,更加需要重視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培養。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擁有更加高的成績,同時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應試教育;解題能力;方法與建議
在當前的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通過合適的辦法來促進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是因為學生的解題能力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也會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在現代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數學成績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綜合成績,如若學生的數學成績出現了問題,其綜合成績也必然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數學教師要審時度勢,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通過合適的教學模式,在保證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審題作為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是問題得以順利解決的前提和基礎,然而問題能否高效解決取決于解題方向正確與否。很多學生在考試過程中,都沒有對題目認真分析,致使解題方向存在錯誤。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通過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對題目進行瀏覽,并對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明確,對信息進行篩選,抓住關鍵信息,保證所獲得信息具有準確性、有效性,教師應讓學生在審題時思考,這句話傳遞出哪些信息,給出這些信息的原因是什么?幫助學生養成帶著目的進行讀題的習慣,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重視數學概念教學
深刻把握數學概念、公式,并能靈活運用數學概念,是現實世界中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及其特有屬性在思維中的反映,正確理解概念是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是學好數學定理、公式、法則和掌握數學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基礎。因此,新課標下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重視概念教學。數學概念的教學不是把概念硬塞給學生,而是要根據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去啟發、指導和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問題,使學生逐漸提高運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數學中的各種概念,就不能掌握各種法則、定理、公式,從而也就不能進行計算和論證。長期以來,單純地追求解題方法而忽視數學概念、公式的掌握,是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誤做法,不僅解題能力上不去,反而會讓學生無所適從。
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記住概念和公式的條件和結論、是否可逆及它們的關系式是不是充要條件等;其次,在學生掌握條件和結論以后,再具體講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搞清概念間關系,對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做些比較,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聯系和區別;最后,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再變化綜合應用。只有掌握了概念和公式,打下學好數學的堅實基礎,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發展,才能自覺走上刨造性學習之路。
三、樹立學生的自主解題意識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解題靠書本,做題靠老師,脫離了老師和書本便如“自廢武功”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與缺乏自主解題的意識和能力。所以說,在高中數學的教育中樹立學生的自主解題意識也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一部分。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解放學生的思想,發散學生的思維,在重點突出解題思想的同時,樹立學生獨立自主的解題意識。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不是照本宣科,才能使學生將學到的概念公式更加靈活的運用到各種題目中去。
遇到學生的解題錯誤的時候,不能采取強硬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強行灌輸,這樣學生不知道自己做錯的根源在哪里,教師也不知道學生理解的程度有多少,這樣只會導致日后學生遇到此類題目依舊無法解出正確答案。所以在這個時候應該正確的看待學生在解題時候出現的錯誤,認真細致的為學生講解解題過程,通過學生喜歡接受的方式去培養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的興趣,樹立學生的信心。長此以往,學生的解題能力自然便會得到提高。
高中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要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包括審題能力、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數學建模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提升整體的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重視通法教學,形成解題思想
高考的考綱中明確的要求要注重通法教學,淡化特殊技巧。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因為教學進度、分數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將數學教學思想和實踐人為的割裂開來,不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解題的規律而是直接將解題的通法告訴學生,學生在遇到同類的題型可能還是解不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解題規律,培養學生主動的積極地思考的習慣。在通法的教學中逐漸的形成固定的解題思想。如,分類討論思想是數學教學中經常要用到的思想,可以分成兩大類題型。第一,由于概念本身的需要,要進行分類討論,比如,在等比數列中進行求和時要對公式中的公比進行分類討論。第二,在教學同等變形的問題時,需要分類討論。比如,在解決含參問題時,要對參數進行討論。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通法的教學,讓學生在思考與練習中逐漸的形成數學思想,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能力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在現代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在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同時要重點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還必須要保證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能夠擁有令人滿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彬儒.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學周刊,2015,(17):45-46.
[2]張成浩.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