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生
摘 要: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重點是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本文從著手從以下幾方面論述了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作用,使數學課堂成為有效的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91-01
教學活動展開的主要場所是課堂。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課堂教學都是我們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效率就是師生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教學任務,即投入的時間、精力與“產出”的關系。它是衡量課堂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著學生作為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向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并執著追求的目標,基于此,筆者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作了以下幾點的思考:
一、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數學老師已不再是過去拿著教鞭教訓因為算錯一道簡單題的學生的“教授者”,我們只是數學課堂的組織者、引領者,用別樣的方式方法把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計算中帶領出來,繼而投入到有趣的數學園地中的策劃者。努力發揮學生在數學課堂的主體地位,使小學數學的學習更富有興趣,更貼近生活,更能為生活現實服務,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的真正理念,并實現數學服務于生活的真諦。只有真正把學生從灌輸的“容器”變為接受的“主體”,把教師從“教授者”變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只有把死板的抽象數學公式變為生活式的“理所當然”,數學課堂才有可能變成為師生共同積極參與的樂園,大家一起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增長數學能力,提高數學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制定目標
現代學習論指出,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才是有效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活動是否有效的唯一標準。由于“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獨特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既要有整體性,使學生和諧、全面的發展,又要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在教學進度、時間都一定的情況下,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來組織教學。如學習“分數化小數”時,可設計三層目標:第一層:能正確判斷怎樣的分數可化成有限小數;能努力參與數學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第二層:能在探究“怎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的過程中,歸納出怎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第三層:能利用猜想、觀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數學的歸納思想、分類思想等。
三、注重數學課堂備課的有效性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的基礎和保證,也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備課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和大綱,突出講授內容的重點、難點。其次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去揣摩學生,用學生的眼光審視課堂教學,找出學生的興奮點,備出學生感興趣的課。“教案”要慢慢轉向“學案”、“導學案”。備課要注重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學生的表現,盡可能按照學生的思維變化,充分預設課堂,預設學生,盡可能按照學生的思維模式設計教學過程。同時備課過程能讓教師在備課中有學習,在學習中有探索,在探索中有發現,在發現中有創新。因此,備課時我們一定要轉變傳統觀念,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跳出認知技能的框框,注意目標的整體性和全面性。
四、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交流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學時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與同學互相交流。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給學生留足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必須對研究的問題形成初步的認識,然后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還要適時引導,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因為教師始終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對學生應用數學思維意識及能力的培養,作為新時期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應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教育應盡可能地為學生運用數學知識提供豐富多彩的實際背景材料,讓學生親自體驗,嘗試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過程。注意從實際問題出發引出新課題。聯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從形式上看,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但它的內容卻是客觀的,具體的,從學生所熟悉的生產、生活活動和其它學科的實際問題出發,去提出問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五、采用賞識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
為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使學生收獲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必須注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鼓勵式”教學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并適時指導與鼓勵,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與科學性。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言,比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公布自己課后作業的答案,或者是鼓勵學生自主預習教學內容,并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質疑,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關注,更加堅定探索性、自主性學習方式的推廣。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不吝惜“語言贊美”,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進步,特別是當性格內向的學生提出創見性見解或是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時,更應該通過表揚的方式,使學生收獲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四十分鐘,不同的教師上課,課堂會出現不同的場面,這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實踐與探索,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