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
摘 要: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教學的切實需要。隨著新課標實施的不斷深入,高中政治教學改革隨之開始。對于高中生來說,接受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熏陶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所以,這就需要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和方式,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使其成為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創新教學;主動性;作業功效
創新教育是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對于高中生來說,僅僅學好理論知識還是不夠的,個人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對自身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要求,是為了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對于人才素質的要求。
一、找準切入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教材中的實際內容,找到開展創新教育的切入點,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滲透,使學生進行創新,在不斷追求創新的過程中,把創新當成自己的一種意識。只有創新成為學生努力學習動力的時候,學生才能夠在思想和行為上進行有效的創新。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許多可以用來進行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素材,只要我們善于挖掘,準確駕馭教材,就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意識培養“企業如果給員工發更多的工資,那么企業的收入就會減少。但是如果不給員工發足夠的工資,員工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正是因為這對矛盾的存在,才使員工更加積極努力地工作,從而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思維在創新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努力創設適合學生的情境,讓學生在認知上出現一些沖突,從而很好地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比較強以及爭強好勝的特點,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這樣能夠使學生在感官上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從而為學生的思維創新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一個問題情境“我國為什么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最終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引導學生探究,促使其進行創新思考
通過探究,能夠使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一方面,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使其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其良好的創新精神。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用來給學生進行探究的問題有很多,教師需要多問幾個問題或者讓學生思考做事情的方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所以,教師既需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又需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才能夠使其感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激發創新思維。在學習的基礎上,以合作為主要手段來進行互教、互學、互助。通過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研究,學生的思維會得到很好的激發,從而借助集體的智慧進行創新學習。
四、創新作業形式,發揮作業功效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政治作業過于傾向于應試教育。這樣就會使學生的思維模式變得死板,缺少創新點。所以,開展政治創新教育,教師需要進行作業創新,創新作業形式和內容,注重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鍛煉。作業除了布置基礎性的問題之外,還需要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在有效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完成作業。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選擇》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每個學生回家之后,向自己的父母了解一下自己家庭投資理財的選擇對象,在選擇的時候會考慮哪些因素”。因為這份作業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所以學生能夠根據家長的描述進行自主思考,起到了很好的創新教學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開展創新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那么就會使學生被動地接受政治知識,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道德修養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師應該開展有效的創新教學,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設有效的情境,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使學生能夠就創新進行有效思考。最后就是應該充分發揮作業的功效,創新作業形式,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小華.關于高中政治創新教學設計的幾點體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2):21-22.
[2]祁德兵.高中政治創新課堂是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根基[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12):86-87.
[3]楊曉娟.淺談高中政治創新教育[J].學周刊,2015(8):212.
[4]解輝.談高中政治創新教育[J].學周刊,2014(2):9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