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興趣,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主動投入其中,把學習當成一件高興的事,在快樂中學習,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才能夠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高中學生;化學教學;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很多科學家、優秀的學生在談到成功的關鍵時,都不約而同指出自己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高考指揮棒重壓下的高中課程繁重而緊張,作為智力因素之外的重要方面之一,興趣此時在課程學習中起著尤為突出的作用。它不僅對學習任務的完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調節作用,更對學生自身能力和智力開發擁有不可或缺的啟蒙性作用。
一、強化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必要性認知
高中化學課程與初中化學的基礎性認知不同,也與大學化學專業性、原理性不同,有其自身特點。高中化學課程內容較為繁雜、抽象,理論性也較強,記憶性的知識點多,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枯燥無味,極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化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努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其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要我學”蛻變為“我要學”,并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化學的快樂。化學教師的成功在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不在于只是傳授一堆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
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就會有很強的學習動機,就會采取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動,因而也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反之,如果對所學知識興味索然,必然導致學習態度和學習行動消極,長此以往,學習成績低下也是必然結果。
強化學生對化學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知,是貫穿于高中化學教學過程始終的主線之一,是化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改善高中生對化學,尤其是高中化學的認知結構,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極其重要的一環。化學是基礎自然學科,研究的是物質的組成、結構及其性質的變化規律,更要讓學生認識到高中化學不只是一門簡單的高考理科科目,而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提升高中學生化學學習興趣
1.課內與課外實驗相結合
化學本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理論的建構和知識的闡述就是通過一次次科學探究得出的,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大量應用和使用實驗這一科學探究的方法應該是化學學習方式的一種理性回歸,同時也是化學課程重要的學習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對一些具體的物體或經驗產生,并發展成為對整類物體和經驗的興趣,進而迸發出靈感的火花。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將學生領進神秘莫測的化學王國,使學生對精彩紛呈的實驗現象和變幻莫測的實驗結果產生興趣,以及通過學生對化學實驗過程的積極參與來培養興趣,這些都將成為學生學習高中化學最直接的原動力。
除了上面所說的教師示范性實驗可以作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之外,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常規實驗、書本實驗,甚至是自主設計的實驗,無疑將更有利于提升其化學學習興趣。教師除了教導學生親手進行書本實驗之外,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設和引導學生多進行課余實驗、課外實驗等開放性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獨立或學生間合作完成,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理論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高中化學的學習也不應脫離生活而獨立存在。蘇霍姆林斯基在《興趣的秘密何在》一文中指出:“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在現實生活中,教師把書本上和課堂上傳授的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中的實物、事件聯系在一起,加強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這將使學生對化學的理解更加直觀,使學習化學、學好化學、用好化學產生更大的說服力。
高中化學教學的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應主動將化學課本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化學現象,學以致用才能產生興趣。例如,家庭常用燒水壺上的水垢如何產生和去除;水泥、玻璃、合金等制造時的反應原理;霧霾、酸雨產生的原因等,生活中有很多的趣味現象和問題,我們都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用化學常識去解釋和解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高中生涉獵知識的新、快、廣令人咋舌,教師要緊跟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中的熱點問題,多留意和搜集其中涉及的化學知識并結合相關問題滲透到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日常生活和熱點事件的現象入手,結合生活實例分析化學知識,潛移默化中教授化學知識,而學生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能感覺到化學知識的生動有趣,越來越認識到化學對人類社會和人們生活的重要作用,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興趣必然高漲。
3.化學模型與多媒體相結合
高中化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尤其是在學習結構化學和有機化學的時候,教師最好通過實際的效果展示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在高中化學的具體教學中,大量使用模型對學生的認知和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將抽象知識化為可視的、具體的、形象的模型進行直觀展示,將抽象、復雜、難懂的化學問題簡單化,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化學學習興趣。如,各種分子結構模型、晶體結構模型、電子云雜化軌道模型等在教學中的運用。
合理利用多媒體,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與傳統教學技術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更大的優勢:直觀、生動、易于理解和記憶。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在增加學生感性認識的同時,也可以模擬部分不易觀察,沒有條件實際完成,甚至是具有危險性的實驗。
三、發揮教師在學生化學興趣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興趣是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屬于個人意識領域范疇,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興趣提升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教師要在任課過程中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學生傾注更大的熱情,針對學生個體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精心設計課程,師生共同實驗等,逐步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納以及民主、平等、協調的師生關系,真正形成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的化學學習氛圍。實踐表明,學生在很多時候首先喜歡一個老師,進而才喜歡他所教授的課程。
此外,教師在授課之余要時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思想的變化,尤其對化學基礎較差、成績不突出的學生更要多加鼓勵,表揚其點點滴滴的進步,使他們逐漸體驗到化學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成功。快樂與成功在學習中體會的越多,學生的自信心就會越強,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就會逐步增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化學課程擁有高中課程的一般特點,也有自身獨具的特性,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采取一切必要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并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學習階段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化學海洋中盡情徜徉,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海峰.以情境創設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J].高中數理化,2014(8):56.
[2]曹曉妹.高中化學與多媒體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4(10):40.
作者簡介:吳秀薇,女,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二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高中化學教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