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琴
【摘要】留守兒童群體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規模不斷擴大。留守兒童現象出現是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差距在不斷擴大,過去占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的農村人口為了謀求生存而向城市遷移,城市勞動力在促進城市發展的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農村父母為了更好的謀求發展而不得不選擇將子女留給上一代人撫養,由此留守兒童現象出項,并隨著人口的遷移數量在不斷增加。本文筆者在結合實際調查案例,分析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成教育的現狀,并對提高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成教育水平提出一定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成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區域發展的不平衡衍生出了大量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便是其一。隨著人口的城市化遷移,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同時人口的遷移使得大量的農村成為的資源豐富的“荒原”,勞動力的缺乏導致農村的經濟發展面臨著困境,留守兒童的數量不斷增加但生活教育水平卻在不斷的下降,留守兒童行為教育問題正在逐步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廣大農村幼兒園中,普遍面臨教育資源不足、教學設備落后、師資隊伍水平令人堪憂以及兒童行為規范標準缺失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幼兒園教育中關系到小孩的健康成長以及個性的全面發展,因此社會與國家提高對農村幼兒園教育的關注,加強對農村幼兒園的綜合建設在提高留守兒童的教育水平,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一、農村留守兒童調查現狀
留守兒童隨著經濟發展差距的不斷擴大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就西南地區的實際調查情況來看留守兒童集中分布在經濟發展落后的山區地段以及城鄉接合部,例如位于重慶的黔江區的黔江區冊山小學,黔江區是重慶東南翼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而黔江區冊山小學則位于該城市的城鄉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城鄉結合小學,該學校的學生基本上都來自城市周邊的山村,學校的留守兒童占全校學生的一半以上,由于學校的設施有限,不能實現每個學生的住宿要求,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每天往返于學校與家之間,有些學生每天甚至來回得走兩三個小時。不同的年齡階段留守兒童的比例各不相同,對于幼兒階段,留守兒童的生活根本無童年的歡樂可言,許多幼兒階段的兒童由于家里面哥哥姐姐多,都留守在了家里,小小年紀便開始養家糊口,照顧生病的奶奶或爺爺,根本無書可年,更提不上所謂的行為養成教育。黔江區冊山小學便是如此,他們中許多人長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除了讀書,他們身上還兼顧著照顧弟弟妹妹和養家糊口的責任。在西南地區其他的地方也有許多類似的留守情況,例如位于四川的大涼州,很多的父母為了生活將孩子留給了上一代照顧,一年都不能回來一次,在生活條件十分窘迫的情況下,他們根本難以接受到正規的教育,許多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便經歷了生活的各種艱難困苦,行為養成教育根本無從談起。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數量超過5800萬人,其中52.7%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而42.8%的兒童面臨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的艱難境地。
二、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成教育的現狀
家庭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一種教育方式取代不了的。幼兒園時期作為孩子成長的重要起點,家庭的關愛必不可少,而留守兒童卻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與照顧,在學習的起步階段便出現了許多令人堪憂的問題。對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成教育的現狀分析,主要以幼兒園孩童作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討論為切入點,對留守兒童的幼兒教育現狀進行分析。
幼兒階段的小孩按道理來說應該正處于活潑亂跳,天真無邪的成長階段,可對于這階段的留守兒童來說,他們的世界卻愁云滿布。這階段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缺乏,自身安全感極低,正處在渴望父母關愛的年級段,可是對留守兒童,他們恰巧缺乏了家庭的溫暖,對世界的恐懼讓他們內心充滿了陰影。大部分幼兒階段的留守兒童目前都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很大一部分表現出了內心的自我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以及和他人交流的積極性,久而久之,他們的性格失去了孩童的天真,影響了自身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性格的塑造。
基于當前幼兒階段留守兒童的主要現狀和他們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進一步對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教育問題進行分析。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農村幼兒園普遍存在著教學資源嚴重匱乏,教學理念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的不良現狀,農村幼兒園依然停留在教育小孩讀書寫字的階段,而忽視了對小孩的性格啟蒙,為小孩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從另一角度上看,留守兒童的幼兒教育由于留守兒童本身的性格問題而使得教育出現更多的問題,許多的留守兒童由于不愿意交流而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意義,而農村幼兒園缺乏對這部分“問題孩童”的積極引導,而使得他們的身上的問題毛病越來越嚴重,自我封閉的傾向也越發明顯。
三、關于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成教育策略分析
在對農村幼兒園兒童行為養成教育的現狀進行詳細剖析之后,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成教育水平值得社會與國家深思。提高農村幼兒教育水平不僅要從提高農村幼兒園教育本身的水平出發,更要著眼于縮小區域差距,減少留守兒童數量的大背景著手。
從短期來看,完善農村幼兒園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要從提高幼兒教育師資水平著手,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理念的普及,同時政府與國家要重視對農村幼兒園教育的投資,完善教育設施水平。農村留守兒童幼兒園的行為養成教育對于缺乏家庭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來說十分重要,幼兒園教育應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特殊情況,及時調整教育的目的,引導內心封閉的孩子主動去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以塑造孩子健康性格為主要的目的,為缺乏安全感的留守孩童營造健康陽光的成長氛圍;此外,加強幼兒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幼師在施教時應該給予孩子父母般的關愛與耐心,杜絕對留守兒童的隔絕行為,給留守孩童的成長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另外國家和政府應該對留守兒童的行為養成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質援助,豐富農村幼兒園的教學設施,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普及先進的教學理念,將農村幼兒園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積極納入教育的大背景之中。
從長遠角度來看,國家應該著重縮短區域經濟的發展差距,營造公平的教育環境,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幼兒教育問題的出現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后果,農村經濟發展的落后加重了教育問題的嚴重性,短期的師資力量引入,改善現有教育的措施對緩和當前的局勢有所幫助,但是卻不是長久之計。國家發揮宏觀調控的優勢,縮減區域發展差距,從根本上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提高農村教育水平,那么農村留守兒童幼兒行為養成教育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四、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兒童現狀,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農村留守兒童幼兒園行為養成教育出現的主要問題,并從短期與長期兩方面提出了解決當前問題的措施。幼兒園教育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十分重要,對于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來說,幼兒園更應當充當父母的角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蒲永明.農村留守學前兒童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以四川省安岳縣為例[D].四川師范大學,2010.DOI:10.7666/d.y1875467.
[2]卞海霞.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教育的幾點做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115.
[3]周陳佳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5):74.
[4]林忠紅.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在行動--留守兒童教育案例分析[J].新校園(中旬刊),2014,(12):265-265.
[5]張琳.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1(2):131-132.
[6]戰麗娜.試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現狀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3):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