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坤
摘 要: 本文對思維導圖的概念和發展,以及手工制作思維導圖的方法進行了簡單介紹,簡述了將其應用于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地理復習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以“人類活動”主題為例對其建議予以說明。
關鍵詞: 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 復習
高中地理知識點比較多,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復習能有效幫助學生所有知識點組織起來形成體系,對每一個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來說,就如何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地理復習中進行自主探究,必然大有裨益。
一、思維導圖概述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和發展簡介
思維導圖,有些人將其稱為心智圖或腦圖,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由英國學者托尼·布詹提出的。按提出者的表述,思維導圖是一種培養人思維的發散性工具,其能表現出人的思維主要專注的是思維導圖的中間核心部分,之后通過這個核心主題,發散至四周。整個發散過程會產生若干分支圖形,每一個分支都可以使用一個關鍵詞語抑或關鍵圖形來概括,而所有的分支圖形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相互聯系,最后形成一個網狀的關系結構。
思維導圖能夠對重點的部分實現凸顯,其圖文并茂的表現技巧,使制作者整個思維結構得到清晰的表達,思維導圖的結構又與人大腦的思維功能分布存在著映射關系,對人發散性思維的運行頗為有益。有研究表明,人的右腦與音樂、圖像、節奏的處理有關,右腦的運作幫助人完成思維的交流和學習。而人的左腦,則負責處理語言、邏輯、次序思維等問題,此大腦功能與思維導圖的功能關系是一致的,一次思維導圖能利用人閱讀、記憶、思維的規律,挖掘出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到目前,思維導圖已廣泛用于各個行業,教育行業對其尤為倚重。
(二)思維導圖的制作方式
思維導圖可通過手工制作,也可通過Mind Mapper、Thinking Express等軟件進行制作。由于高中地理課堂上使用的思維導圖一般由手工制作完成,以下只介紹手工制作思維導圖的方式。
首先,找到一個空白的版面、紙或黑板等都可以,在其中心畫出一個圖像,圖像上寫出核心問題,即待探索的問題的關鍵詞。
其次,由這個中心圖像開始畫一些向外發散的粗線條,即視為導圖的主要分支,分支可以由不同顏色的筆來描繪,每個分支上寫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詞。
最后,在主要分支上進行思維開闊,再繪制一些二次分支和三次分支,在這些次要分支上,填寫與其上一次分支相關的關鍵詞,思維導圖就算完成了。
二、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必要性簡述
高中地理知識非常繁雜,學生在對其知識進行學習之后,如果沒有將知識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網狀的體系,就很容易遺忘。高中地理教學時間比較緊迫,在平時的學習中,老師在完成了新課教授和習題評講之后,很難再抽出時間給學生系統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所以對知識的復習只能集中到僅有的復習課上。在復習課上,老師為學生進行知識梳理的時候,如果沒有能夠提起學生興趣的手段,一些學生就會因為沒有新知識學習而感到枯燥乏味。過往填鴨式的復習模式課堂效率極低,而且即使是復習了以后很多學生的地理知識依然沒有能夠組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考試中無法靈活運用,分析地理問題時思維容易出現漏洞。
在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利用其邏輯性強且圖文并茂的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老師可以自己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復習,而且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某一主題關鍵詞自行構建思維導圖,使學生將已經學過的知識充分內化。讓學生之間互相對照自己構建思維導圖,老師給以點評,便能讓學生很容易地查找到自己的思維漏洞而加以修正,不僅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復習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三、關于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具體方式建議
(一)課前教師給出主題關鍵詞讓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時間并不寬裕,教師很難在課堂上給出大量時間讓學生圍繞某一主題細細思考、認真摸索、發散思維,從而建立自己的思維導圖。所以,在某一章節復習課開始之前一兩天,老師就應該為學生給出一個或幾個該章節的主題關鍵詞,讓學生圍繞這些關鍵詞自主建立思維導圖。如給出一個“人類活動”作為關鍵詞,學生就在課后以“人類活動”作主干自主畫出思維導圖。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對下一堂復習課老師要為學生系統復習的內容有所了解,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標出哪些是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哪些是自己存在疑惑的知識點,在課堂上重點解決。二是讓學生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對照老師所給出的思維導圖與自己的思維導圖相互對照,找到自己本章節知識網絡中存在的漏洞,有針對性地加以彌補。
(二)課上教師與學生共同組織思維導圖
在課下,老師可以與學生共同針對某一關鍵詞如“人類活動”組織思維導圖,列出如“地域”、“氣候”等作為思維導圖分支的關鍵詞,這樣不僅提高學生在復習課中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該章節知識先有一個宏觀的認識,老師也可以從列舉思維導圖分支時學生的反應,判斷學生對該分支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
(三)課后讓學生根據老師最終確認的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鞏固
課上老師與學生共同構建的思維導圖的最終版本,就是學生課后自行對地理知識進行復習最為高效的資料。學生在自行復習的過程中只需一一對照思維導圖的各分支關鍵詞,其對應的知識能回憶得起來的直接跳過,回憶不起來的對照書本再進行理解和記憶,這樣就能使學生自主復習效率大幅提高。
四、結語
高中地理知識不僅比較多而且比較雜,其知識不僅需要理解更需要記憶,運用思維導圖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復習,能有效幫助學生將所學地理知識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避免學生將知識點記漏或記錯,學生的復習效率能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晶.研析新課改下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實踐與研究[J].文教資料,2014,07:181-182.
[2]呂金耀.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知識建構能力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3]尹梅梅.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一輪復習中的應用與探究[J].才智,2015,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