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代蘭
摘 要:英語學習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受到了教師和學生共同的重視。就“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策略”進行淺談。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培養策略
小學英語作為學生初次接觸的科目,其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保證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對學生后續的英語學習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一、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項語言技能。而在運用一門語言的過程中,除了掌握“說”和“聽”的能力外,還需要對英文做出正確的理解,如此才是真正地掌握了英語。同時,英語作為一門教學課程,必然要對學生的所學知識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閱讀理解又是考試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利于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從而獲得更優質的教育。此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詞匯量,還可以使小學生形成較強的語感,促使小學生在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學得更加輕松。
二、當前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遇到的問題及原因
1.小學生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
在初次學習任何一門外語時都不容易,學好英語需要了解英語語言的特點及其與漢語在語言和用法上的差別。調查顯示,在如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速度慢和理解能力差等問題,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就是小學生初次學習英語,還未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及英語語法的特點,使小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時,需要對陌生的單詞進行查詢,這就會影響閱讀的速度,至于閱讀理解能力差,則是由于我國學生在思想觀念上與外國人有區別以及不能按照正確的語法順序進行翻譯,導致小學生對英語短文的閱讀理解產生偏差。
2.缺乏系統科學的閱讀訓練
“熟能生巧。”對英語進行頻繁的訓練和運用,可以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及提高英語綜合能力,但是在如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缺乏一定的閱讀方面的訓練,這嚴重阻礙了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產生這類問題的原因是:小學英語閱讀教材不夠豐富。受小學生英語知識儲備較少的限制,我國目前適合小學生的英語讀物的數量較少,這就使學生只能在課堂上進行教材內容的閱讀訓練。
3.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不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閱讀感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缺乏興趣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嚴重下降。但是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在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學生嚴重缺乏學習的興趣,不積極配合教師的安排,在課下也不能及時地對知識進行復習,完成教師安排的作業。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比較活潑,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小學生產生疲勞感,從而影響到對英語閱讀能力教學的學習興趣。
三、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1.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及對語法的掌握
在英語閱讀時會運用到一些英語單詞和英語語法,只有提高學生的英文詞匯量,加深學生對英語語法的理解掌握,才能使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既快又準。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對單詞的積累,并且對學生進行語法的講解。如在單元知識“Hello”的學習中,教師就要對核心句型“Hello!I am...Whats your name?”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類似的句型。
2.加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訓練
教師在課堂中完成理論化的講解后,要對學生進行一定閱讀題目的訓練,這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所學單詞的運用方法,而且能夠加深他們對單詞的記憶,還可以使學生檢測自己在課堂中學到的新語法知識。對于缺乏閱讀材料的問題,教師可以運用課堂中新出現的詞匯和語法,編寫一段閱讀材料,或是引導學生運用新學的句型、語法、單詞等進行對話,從而間接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在單元知識“My classroom”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對教室的位置及教室內的布置組成一段閱讀材料,使學生結合實際對閱讀材料進行理解。
3.豐富教師的教學模式
學生雖然在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但是教師的作用也同樣重要,教師豐富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更加專注,從而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如在單元知識“We love animals”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之間扮演不同的動物完成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將課文中的對話翻譯成漢語完成對話,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一定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
發展。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英語成績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學好英語的有力保證,并且可以減輕學生在后續英語學習中的負擔。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丁湘湘.培養小學生英語聽說習慣策略例談[J].新課程:小學,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