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平
摘 要:通過分析當前小學英語課堂存在的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接受,從而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的現狀,提出了借助導學案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嘗試。
關鍵詞:導學案;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一、借助導學案,引領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1.現狀分析
隨著小學英語十多年的發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已獲得了長足進步,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較大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明顯增強。但是,課堂中教師一言堂的現象依然較為普遍,與真正轉型為“以生為本,學為中心”的生本課堂還有距離,與辦高質量的滿意教育還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開始探索“借助導學案,引領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升我校英語教育教學質量。
2.理論支持
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將知識更新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使學生能夠在學案的引導之下,通過課前自學、課堂提高、課后鏈接等環節的調控,降低學習難度。而教師則借助“學案導學”這一策略,能夠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設計,合理調控課堂教學中“教”與“學”,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借助導學案,引領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但是,目前的英語教育教學觀念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轉變,教學方法單調,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課堂中教師一言堂的局面依然存在。針對教師講得“多”、學生實踐機會“少”、課堂氣氛沉悶的情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探求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精神、推動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為此,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肩負著不斷探索優質高效教學方法的使命。本文以學校英語組內的教研課為例,針對如何借助導學案,引領小學英語高效課堂,談談在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1.以問題引領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思考,并培養學生興趣、好奇心、毅力、意志、情感體驗等非智力因素。課堂教學的核心價值,是為了讓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思維訓練,讓學生有“問題”可想。因此,在導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求以問題引領設計導學案,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問題—探究—反思—提高”的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學習是一個充滿著觀察、實驗、歸納、類比和猜測的探索過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A老師上的是有關sun,rain,cloud,stream,vapour的詞匯課,A老師將導學案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課前先查閱導學案的“我能讀”“我能說”環節學生的完成情況,課堂上再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了點評,根據學生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微調課堂教學過程。Where are you come from?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ere does the ...come from? It comes from...以舊引新,以問題引領問題,大大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時效性。Where does the milk/sweater/...come from?It comes from the...這里的問題設計非常具有探究性,而且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如果在導學案中有所體現,課前讓學生先思考,甚至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問題,課堂中共同探究,那么效果可能會更好。
2.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利用導學案深入探究、積極創新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必要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獲取知識。通過導學案引領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體驗、深入探究,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關于parents,cousin,uncle,aunt,baby-brother這幾個家庭成員的詞匯課上,在導學案中我將“如何用英語表達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設計為“我思考”的內容,并從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著手設計教學,引出相關知識。課堂中我以MiMi為主人公,通過介紹全家福引出parents,并通過Parents show引出MiMi的cousin—KiKi也帶來了他的父母照參加展示活動,對cousin的解釋,我是出示兩個選項讓學生選擇,加深理解。然后通過角色換位,If you are MiMi, can you introduce KiKis parents? 引出uncle,aunt。但是我發覺很多學生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導學案去解決“我思考”的問題,或許說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候,我發現,僅僅有導學案還是不夠的,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過程中,當遇到問題時,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借助字典、學習參考書、網絡等渠道查找資料,自主解決問題。在導學案中,我們還可以增加“智慧加油站”“溫馨提示”“知識鏈接”等學法指導的欄目,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幫助。
3.以導學案促情感體驗,引發師生共鳴,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1)找尋情感的契合點,使情感產生共鳴
B老師上的是flower,river,grass,lake,forest,path這些自然景物的單詞。B老師從時下火爆的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得到靈感,創設情境“老師去哪兒”,帶領學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旖旎風光:藍天、白云、鮮花、綠草、潔凈的湖水、清新的空氣,這一切都非常美好,令人向往。而聯想到我們的現實生活卻是霧霾籠罩,到處是污染,充滿了破壞。兩相比較之下,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就會越發強烈,情感得到共鳴。也為最后的輸出My promise(我的承諾):I will...I will not...打下扎實的情感基礎。
(2)以“我的承諾”促情感升華
導學案中關于“我的承諾”的設計,是對所學語言知識的拓展與延伸,有利于學生將所學書本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學以致用,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使情感教育得到升華。
三、借助導學案,引領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所取得的成效
1.學生學習面貌明顯改善
首先,學生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課前的認真準備,課堂上的爭先恐后,一絲不茍,這些都是在以前難以想象的。
其次,同學們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再有,同學們對英語學習的認識有所提高。學生通過參與教學活動,對英語學習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掌握另外一種語言,而是需要用英語去更好地了解世界、走進世界。
2.課堂學習氛圍更加融洽、和諧
經過幾個月的實踐表明,小學英語“借助導學案,引領英語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個性得到張揚,能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能讓英語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導學案引領小學課堂教學的探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導學”的效果還是體現不夠的。接下來我們要不斷完善導學案,反復實踐,深入探究,相信以導學案引領課堂教學,明天會更好。
參考文獻:
[1]林曉麗,姜波.“導學案”引領我們走向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綜合,2015.
[2]劉艷.談談英語高效課堂導學案[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115.
[3]萬傳青.優化導學案使用,構建英語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