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延邊地區位于我國同朝鮮交界地區,是朝鮮族同胞主要聚居地,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經濟發展結構,在這樣的經濟基礎下,其教育現狀也具備鮮明特點,在基礎教育階段,延邊地區的語言教學均衡發展主要體現在延邊州各縣市間的均衡、城鎮與農村間的均衡、民族間的教育均衡、不同學校間英語教育的均衡發展,這種均衡有利于英語基礎教育發展。本文對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現狀進行研究,針對現狀中的問題提出改進策略。
【關鍵詞】延邊地區;英語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一、延邊地區英語基礎教育現狀
建國初,我國一度將俄語作為主要外語科目進行教學,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特殊的歷史條件變更下被打破。各地紛紛選擇其它語種進行外語教學。延邊地區作為朝鮮族聚集地,選擇和朝語同為黏著語系而顯得更易學習的日語為外語教學科目,這種選擇曾在很長時間內為延邊地區基礎教育的升學率做出巨大貢獻。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世界性語言的地位不斷被確立,延邊地區的基礎教育階段外語逐漸過渡為英語。當然,在英語教育實行之初,鑒于朝語和中文教學的影響存在著先天薄弱問題。經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不懈努力及21世紀初的快速發展,目前延邊地區英語基礎教育現狀如下:
1.延邊各州縣之間英語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
延邊地區共八個縣市,縣市間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縣市間的英語基礎教育發展現狀也不盡相同。延吉地區是延邊地區的首府,經濟發展依托對外開放的優勢,因此英語基礎教育的發展較為領先,緊隨其后的是敦化市和琿春市,都因為對外開放程度較高而受到改革開放政策的惠及,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之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方對英語基礎教育的投入相對更多,英語基礎教育的發展就領先于其它縣市。圖門、龍井、和龍三市英語基礎教育發展處于中游。而汪清縣和安圖縣則因地方經濟發展欠發達,導致英語基礎教育發展情況也遠低于其它市,在英語教師的師資及教學硬件和教學方法三方面相對落后。
2.延邊城鎮與鄉村之間英語基礎教育發展發展不均衡
盡管延邊地區的家長很早就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各中小學也在教育改革中迅速調整英語教學和管理策略,但對延邊的城鎮和鄉村來說,差距依然是客觀存在的。這主要表現為教育資源和師資的失衡。在延吉市的一些市中心學校,英語教師普遍高學歷且教學設備也較先進,但在一些鄉鎮,由于教育和生活環境都相對較差,無法留住優秀師資和提供優秀教育硬件設施,甚至教育觀念也無法及時更新,導致鄉鎮學校和中心校、實驗校間存在極大程度上的教育失衡,學生的英語受教育程度也不能夠達到統一水平。因此城鎮英語教育的發展和鄉村英語基礎教育的發展還是存在很大程度的差異性。
3.朝鮮族與漢族間英語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
在延邊地區,朝鮮族和漢族間雖長期處于混居狀態且相處已十分融洽,但民族間還是存在英語基礎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狀態。相對朝鮮族的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特點和學校授課安排來說,漢族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對英語教育更重視,漢族學生也有更多時間學習英語。因為朝鮮族的基礎教育階段本身就是雙語,在朝語文和漢語文的雙語教育下,英語教育時間自然會相應壓縮。漢族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而朝鮮族的一些學校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每周開設四課時英語課,部分朝鮮族學校中考的二外也可選擇朝語而不是英語,而漢族中學則把英語作為一門主要科目進行教學,且參加中考。
4.不同學校之間英語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
在同學段的同個地區,由于各個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和教研水平不同,因此各個學校之間的英語基礎教育發展狀況也不同。盡管針對這種現狀,延邊地區的相關教育部門加強了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人力資源規劃和管理,盡量使延邊地區各個學校之間師資均衡。然而教學過程中的方向性調整,各個學校之間在基礎教育階段的發展依然是不平衡的。
二、延邊地區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對策
所謂教育的均衡發展,指的是通過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延邊地區的基礎教育領域來說,均衡發展指的是城市和中心城鎮及鄉村之間教育公平,也是同一行政單位之間一個學習型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差距的最小化。因此,推進延邊地區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可采用如下對策:
1.構建基礎教育師資均衡
構建延邊地區基礎教育師資均衡是使延邊地區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矛盾。盡管延邊地區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足夠重視且一直積極進行教育改革,然而在師資的配備方面,延邊的市中心中小學校師資力量遠高于村鎮中小學師資力量。這是人才流向教育資源豐富地區傾斜的必然趨勢導致的。因此,必須要實現區域內師資力量的均衡。要構建區域內師資力量的均衡,不是簡單的平均化,而是在鼓勵市中心中小學教師提升職業要求的同時,也對貧困地區的教師進行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可鼓勵城市中小學教師到村鎮中小學去送課或舉辦教學研討等方式不斷拉動落后地區師資力量的提升與進步。國家應該持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特崗教師計劃”及“農村碩士師”計劃等,不斷為延邊地區的村鎮偏遠學校提供優質的英語基礎教育階段教育人才,為其可持續性發展保駕護航。
2.建立偏遠地區基礎教育資金保障
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離不開資金的保障,延邊的不少偏遠鄉鎮之所以留不住優秀的教育人才,資金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如能對高學歷的鄉村中小學教師進行一系列的工作補貼,則更有利于偏遠地區的人才保留。其資金保障既可來自于政府和地方財政的傾斜,也可通過宣傳由民間資本給予一定支持。可設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普及專項基金。另外,教育硬件的均衡配備是教育均衡的重要內容。延邊地區基礎教育要想均衡發展,教學硬件必須實現相對的均衡。
3.確立基礎教育制度保障
制度保證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保證。對延邊地區來說,必須從制度上對基礎教育中的英語教育進行規范。這種規范包括朝鮮族和漢族、各州縣間、城鎮與鄉村間英語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制度。國家應對這些進行系統化的規范。對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英語應達到何種程度,對英語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普及程度和教育程度進行明確規范,可通過考試和考核檢查各中小學學生是否達標。對在偏遠山區支教或參與“特崗計劃”及“碩士計劃”的教師,必須用嚴格的制度進行監督和規范。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延邊地區英語基礎教育的發展過程分析入手,分析該地區基礎教育的現狀中的四種不均衡現象,即延邊各州縣間、延邊城鎮與鄉村朝鮮族與漢族間、不同學校間英語基礎教育發展的不均衡。針對英語基礎教育發展失衡提出三點可行性意見。從師資、資金和政策策略三方面對這個問題提出改進意見。由于筆者研究能力和時間有限,未對如何更新延邊地區基礎教育英語方面的教學觀念做出可行性策略分析,這些都有待于在日后的研究中分析得出結論。
參考文獻:
[1]朱鳳良.讓教師接受公平的再教育[J].人民教育.2005(Z2)
[2]王斌泰.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J].人民教育.2005(Z1)
[3]楊軍.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來自美國的經驗[J].外國教育研究.2004(11)
[4]程斯輝.農村基礎教育改革必須破除的思想障礙[J].教育發展研究.2004(11)
[5]劉惠林.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4(09)
[6]劉琳琳.延邊地區小學英語教育均衡發展研究[D].延邊大學.2006
作者簡介:
李紫洋(1991.8~),女,籍貫吉林長春,英語專業2014級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