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提問作為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良性的課堂互動的形成密不可分,是增強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和促進教師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提問方式與課堂互動及二者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使二者相結合,以最大化地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提問方式;課堂互動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互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良好的師生互動,尤其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方面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
一、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重要性
英語課堂是英語教育教學環境中的重要一部分,要想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首先要從課堂做起。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滿堂灌”或“填鴨式”的教學。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排斥課堂提問,不愿意主動開口發言、回答問題,不能有效的配合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導致教學很難順利的進行。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鼓勵學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模式。提問,作為英語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課堂交流的一種重要途徑。
二、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高效地提問
1.明確提問目的,精心設計問題。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明確提問目的,切忌提“漫談式”問題,所以,教師在提問時,要堅持提問的邏輯性、漸進性、引導性的原則,在教學任務開始前,認真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精心的設計教學問題,保證教學計劃高效率、高質量地執行。
2.創設提問情境,激發學生思維。英語教學作為一種外語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日常語言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一些新穎獨特、緊貼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對問題保持濃厚的興趣,激發其探索真知的渴望。另外,也可以刺激學生多維度地思考、分析問題,培育學生的“提問意識”。
3.把握準確時機,保證適度的等待。教師要避免提問后立即給出正確答案。教師提問后要留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因為學生答問題需要經過一個較為復雜的思維過程才能完成,只有時間充裕,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才會深入,回答才能條理清晰。
4.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教師在提問時盡量避免把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留給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要做到全員參與和有效參與,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同時還可以把學生的參與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引起學生的重視,提高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回答問題為主動積極。
5.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對話關系。和諧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的思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氛圍,平等地與學生交流;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讓學生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思考問題,獲得發展;要善于運用有效激勵手段,通過設計一些符合自信不足和性格內向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問題,為他們的成功創造機會。
三、巧妙避免提問的誤區
實現課堂互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提問有時也保證不了互動的產生。某些問題反而妨礙互動性學習。Kinsella總結出了以下6條。
(1)教師提的問題眾所周知,過于簡單,學生會不屑于或不答;
(2)展示性問題提得過多,學生容易對非真實語里的逢場作戲產生厭倦;
(3)含義抽象或有歧議的模糊問題應避免;
(4)不要提語言結構復雜或堆砌詞藻的問題;
(5)過多的修辭疑問句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學生準備回答時,而你自己回答了問題;
(6)隨心所欲提出來的多個問題次序紊亂,缺乏邏輯聯系。
因此,為了減少提問的盲目性、隨意性,提高提問的質量,我們可以借鑒上述列出的影響課堂提問的六大提問誤區,提高教學效率,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教師提問方式與課堂互動相輔相成
顯然,教師的提問方式影響著學習者的參與,同時也影響課堂互動的產生。縱觀大量的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看出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對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方式與課堂互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
【參考文獻】
[1]劉宇慧,《大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過程中的教師話語研究》【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第一版,2012,5,1.
[2]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9,11,1
[3]錦華,《課堂提問的藝術》【M】.萬卷出版公司,第一版,2014,3,1
作者簡介:姜俊亞(1991.11.16—),女,漢族,河南許昌人,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