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的重視,這也促成了當地高職院校發展的新觀念。同時,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出,要注重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文明新思路,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所以,針對邊疆地區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一定要體現其應有的特色,讓高職旅游教育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弘揚民族文化。
【關鍵詞】少數民族 高職教育 旅游業 傳統文化 課程設置
【基金項目】主管單位: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標號:2015Y624;課題名稱: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與創新研究——以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01-01
引言
2011年,國務院提出“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強調要把“云南打造成我國連接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陸路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西南地區的重要經濟增長極。”云南地區多少數民族,又屬于邊陲地區,這里的經濟和文化發展關系著團結穩定的大事。
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積極發展旅游高職教育課程的意義
1.為我國邊疆地區培養民族旅游業專門人才
旅游業一向是發展邊疆地區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特別是西南地區具有多民族特色,經常吸引大批游客前往。目前,云南地區已經將旅游業發展納入到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范疇。然而,邊疆地區旅游業發展越迅速,暴露出來的不足也越多。高層次旅游人才的缺失是其中一項,所以,發展少數民族旅游高職教育勢在必行。
2.突出民族特色,發展旅游專業特色教學
作為邊疆地區的高職院校,一定要注意辦學特色,將當地的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這樣既能弘揚民族文化,又能更好地發展旅游業。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宗旨就是,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并在多門專業課程當中設置了少數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教學內容。
3.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行動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同樣,少數民族文化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高校旅游專業課程的設置可以圍繞少數民族文化來進行,將民族文化滲透到專業課程當中去,讓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更好地認識和喜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職教育現狀分析
1.專業發展處于探索期,方向不明確
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大多只有十幾年的發展時間,帶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經過這次的調研,筆者還發現,很多高職旅游專業的課程是由之前歷史或者地理專業分支出來的,前期依賴性很強,目前還處于探索的階段。特別是很多成熟的辦學經驗并不適合往民族旅游業上“生搬硬套”,少數民族高職旅游專業只能艱難地靠自身摸索著前進。
2.教師組成結構不合理
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專業起步較晚,很多教師都是半路“轉行”到這一專業的,缺乏對旅游學科的實踐經驗。另外,有些年輕的教師雖然是旅游專業畢業,但是因為接觸的少數民族文化不多,很難與這里的實際情況相融合,需要一段成長期來不斷提升自己。在這種大環境下,教師結構不合理,缺少既有扎實專業功底又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帶頭人”,如果不盡快改變這一現狀,少數民族地區的高職旅游教育會一直停步不前。
3.學生基礎差異大,學習需求不同
為了支持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在一些地區的高校錄取政策上采取了區別對待政策。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當地的學生,因為教學資源、辦學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受教育的水平還是跟內地的中學生存在著差距。所以,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源存在著學生基礎差距大,學習需求不同的狀況。
三、以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高職教育課程設置新思路
1.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圍繞學生展開課堂教育
筆者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高職院校還在沿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在課堂教育當中,完全是教師一個人在不停地將知識傳授出來,學生被動聽講,完全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筆者認為,在高職教育的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一定要注意以學生為主體,如果不下功夫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空口說白話是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
2.加強師資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學校應該努力加強師資建設,培養一批專業知識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因為旅游專業不同于其他學科,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應該定期聘請一些旅行社經理、優秀導游等有行業經驗的人來豐富到教師隊伍當中來,這樣經常給學生帶來最新的經驗和實踐知識,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掌握這門專業。
3.建立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可以為在校學生模擬真實環境,假設更多情景體驗,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了解和掌握。實訓基地應該相應的增加一些少數民族元素,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將文化傳統和所學知識融合在一起,從而引用到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去。
結語
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業更是有諸多需求,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對高職教育課程進行設置,這樣才能為國家和人民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肖波.現代旅游服務業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旅游職業教育研究與探索,2007(11).
[2]申秀英,陽琴.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4).
[3]王彩芬.情景式教學法在公共關系學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教育信息教育科研雜志,2008(7).
作者簡介:
楊凌鵬(1978年9月-),男,山西榆社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