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在云
【摘 要】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以課本為藍本,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關鍵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探究欲望
初中數學新課標指出“①初步學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②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因而,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用數學的意識、實踐能力是核心?!边@就是說數學的課堂教學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數學知識這個載體來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中考是中學教學的導向,這幾年中考命題的明顯變化和初中數學教材的反復調整更新,無不體現了數學思維的創新是思維品質的最高層次,只有多種品質協調一致發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有哪些變化
(1)重知識來源,激發學生探究欲。最新版的數學教材中,每一章節在引入新的知識時,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識來源,讓學生知道要學新的知識是由于要解決實際問題的緣故,例如在七年級引入有理數時,課本從溫度計,數軸,表示相反方向等多個角度,立體化地說明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教學中的既重結論又重過程的思想。
(2)創設問題情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同樣在新的教材中,課本亦相當重視提高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幾何教材中,就有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實際操作得出幾何中立體圖形的初步概念的實驗課,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中考中都有體現,如,用兩個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學生只要動手比劃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對促進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3)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們都知道語文是工具學科,學不好語文,將會大大限制學生在其它學科的發展。同樣地,在數學教學中,要加強閱讀教學即審題訓練。如要想證明:圓的垂徑定理。這是絕大多數的同學都知道的結論,但是由于就是不知道怎么樣去書寫,去表達,得不到分。新的教材就非常注重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在對學生對定義,概念的復述要求嚴格,大大地增強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近年中考的命題有哪些變化
(1)注重對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兩考合一”的試卷考試,具有一定的選拔性,因此,在試卷上重視對“雙基”考查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數學能力,就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概念和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強調應用性、綜合性、開放性與創新意識,試題新穎,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 ? ?例如:某移動通訊公司開設了兩種通訊業務,“全球通”使用者先繳40元月基礎費,然后每通話一分鐘,再付0.3元;“神州行”不用繳月基礎費,每通話一分鐘付話費0.5元。若一個月通話X分鐘,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分別為X和Y元。
第一、寫出兩種通訊方式的函數關系式。
第二、一個月內通話多少分鐘,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相同?
第三、若小華的爸爸預計一個月內使用話費180元,則應選擇哪種方式較合算?
很明顯,這類題目與同學們身邊的生活息息相關,涉及到話費的繳費方式,都是考查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體現。
(2)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考查。再看這幾年的中考試卷中,有不少的題目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例如:已知一條河流的同側有M、N兩個村莊,如果要在河邊建一供水站,應如何選址才最節省通水管?這些問題,都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查,學生只有靈活地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才能運用這門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對與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和中考命題的變化,我們數學教師在備考時就要從著實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入手,為此,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用好教材,把握教材的導向性。作為一名數學教師,還是要研讀“三本書”,即課標、教參和教材。平時的教學中,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即以教材的知識點為切入口,注重變式訓練,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初步的創新思維能力。
第二、重視思維誘導,培養思維探索性良好的思維習慣,主要體現在是否敢于思維和獨立思維。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應為學生的思維提供空間和時間,注重思維誘導,把知識作為過程而不是結果教給學生,為學生的思維創造良好的思維環境。
第三、重視提問的科學性,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習慣。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認為:“高質量的提問,使學生不斷產生‘是什么、‘為什么的定向反射?!备哔|量的提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長時間的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而且還會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
第四、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思維習慣。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可以如下進行:①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利用學生已有的研究幾何圖形的經驗得到課題,把學法指導有機地貫穿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交流討論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最后得出“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②在證明命題時,首先引導學生對四個命題的證明順序進行研究。盡管四個命題都可以運用定義去證明,但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認識和體會生活中就近上車的道理,從而選擇最優的方法。③在輔助線引入上應把精力放在輔助線的產生過程上,使學生不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為什么這樣添,激發學生好幾何的興趣。通過討論和交流總可以受到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總之,學生的創新潛能是不可忽視的,每個數學教師只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以教材為藍本,有意識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他們的創新潛能,才能游刃有余的面對日益富有生機的中考試題,這樣陶冶出來的基本態度和思維習慣則可以長久地保持并對變化的情況有廣泛的適應性,就相當于給了學生探究、創新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