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小波
摘要:教學中,教學要立足課本,以教材為中心,充分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不能單純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而教學,而是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教材中的內容,有機地把教學與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有機的結合起來,養成一個自覺的發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教學行為,從而讓學生自覺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高中數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素質教育的口號提出后,數學作為基礎課程,其知識與思想方法對各科的滲透程度越來越高。數學新教材將原各科知識融合于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因素,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數學課的綜合素質教育包括數學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小綜合”和數學與其他各種數學與生活的“大綜合”,為使高中數學的綜合素質培養目標能夠落到實處,我認為 , 應該在平時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
提高審題的正確性有利于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學生在解題前要認真讀題,全面掌握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并進行分析和研究,對題目中出現的關鍵詞例如不大于、不小于、至少等要準確把握。要善于挖掘隱藏條件,這樣能夠快速地理清思路。在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將題目中的關鍵詞、已知條件、所求條件和涉及到的知識列出來的,然后再繼續做題;教師在講解例題的時候也要先分析題目,這樣反復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審題正確了就成功了一半。
任何一個數學問題都是由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組成的以及這個問題所涉及到的定理、概念、公式、方法都是解題的依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審題的重要性并作出示范。對不同類型的習題采用不同的審題方法,對于典型的數學問題,它的已知、未知、條件一般情況下比較明顯且解題方法固定。如利用函數的單調性比較大小,對這類問題審題時只要清楚題目的類型和解法就行了。對于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已知條件、未知條件比較隱蔽或復雜,這時就需要學生有分析隱蔽條件和化簡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教師素質,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師都是從中學直接進入師范學校學習,在現實中實際運用數學的機會較少,導致部分教師的應用能力不強,應用意識較差。在這樣的條件下,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意識的發展不關心,僅僅是關心基礎數學教學的代數運算技巧,或是雖有想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但是缺乏相關的教學素材,難以恰當的選擇切入點,針對這些狀況,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自身所學解決問題。
1、知識的更新,提高教師素質。終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把自身知識的更新視為一種責任,使終身學習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教師作為社會化的人,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必須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特別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基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論,能夠以新的教育理論來支撐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認同“教師要給學生 ?一碗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的觀點,但我更認為:在21 世紀這個信息網絡的時代,學生很容易從學校外部資源中獲得信息和知識,教師需要的是“一條河”才可能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從課程改革來看,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新增加了許多內容。有些內容是教師學過的、教過的,有些內容是教師沒有學過,也從沒教過。新內容的增設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為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等形式為自己及時“充電”,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教師還可通過報刊雜志、網絡資源等方式收集有關新的教研教改資料,擴大知識面,以拓寬視野。綜上所述,數學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師的角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教師須認清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的轉變工作。對我們來說雖是一次大考驗,但也是新的機遇,將有利于我們自身素質的提高,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2、大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教學中,教學要立足課本,以教材為中心,充分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不能單純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而教學,而是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教材中的內容,有機地把教學與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有機的結合起來,養成一個自覺的發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教學行為,從而讓學生自覺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①重視數學知識的介紹。中學教育階段,學生所學的知識大都是源于實際生活,當然包括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例如: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豐富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不同形式的等量關系和不等關系以及變量與變量之間的函數對應關系等等.這些正是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正負數”、”方程”、”不等式”、”函數”等實際背景,讓學生充分地實踐和體驗知識是如何應用,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攏去脈是形成 數學應用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學會動用數學語言描述周圍世界出現的數學現象,讓學生養成樂意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習慣,也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例如:當學生買作業簿,乘出租車的時候,他能意識到簿數與付費、付費與行駛時間的函數關系等。
3、注重應用能力的實踐。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反饋。新課改后的教材,關注了知識產生的背景與在實際中的應用,這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有的放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材中與實際相關的問題的教學,不能隨便這樣的問題,而去教一些“純”數學問題,這樣會使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產生偏差,影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相對應的數學問題,對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注重應用能力的實踐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學生素質的總體提高。
數學具有科學性、創新性的特點,高中數學中的素質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教學任務。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教學,并通過不斷的探索、總結,將素質教育全面貫徹到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素質教育的優點,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推進我國教育改革事業前進步伐,提高我國教育的總體水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