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雨
摘要:根據教育部出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并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實現英語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升。但是現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并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訴求,因此必須要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文章首先指出了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后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優化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存在問題;應用分析
一、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缺乏明確培養目標
我國高校引入多媒體教學已經近30年,但是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價值沒有得到深層次的挖掘和發揮,許多英語教師僅僅是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展示PPT,多媒體的數字化教學優勢沒有得到體現。與中學英語教學相比,大學英語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要求英語教學目標從“讀、寫”轉為“聽、說”。但是部分大學英語教師沒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課程設計仍然側重于培養學生對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在課堂教學方式上,缺乏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缺乏學習積極性。由于教學定位不明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不到體現,因此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也就很難提升。
(二)硬件設施不夠完善,考核方式亟需優化
近年來,高校擴招現象十分普遍,雖然通過擴招增加了高校生源數量,但是也給學校教學硬件設備帶來了沉重負擔。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英語聽力訓練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目前,多數大學的英語聽力都是在多媒體教室內進行,但是隨著高校生源數量的增加,多媒體教室難以滿足課程安排需要,因此大學英語聽力訓練課程只能被迫取消。
除此之外,當前國內高校大多采用“學分制”作為主要的考核標準,學生只有修滿足夠的學分,才能順利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而卷面考試成績仍然是大學生獲取學分的主要途徑。在這種形勢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將學習(教學)重點放在理論課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一)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混合式教學法的特點之一就是充分結合了信息化技術,教師無論是在備課還是授課過程中,都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搜索網絡教學資源,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部分教師在長期的執教生涯中,很容易形成相對固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路,加上英語教材內容的限制,因此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而在英語課堂中引入混合式教學方法后,教師不僅可以從網絡上下載大量的教學資源,而且能夠借鑒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經驗,確保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高質量的開展。
例如,由國家語言委員會智能研究中心運營的“批改網”,學生通過注冊后,可以將自己寫的英語作文上傳到批改網,由系統自動檢測作文中的語法、詞匯等級,并給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分。然后附加修改評語反饋給學生。學生通過對照,可以了解自己在寫作中的不足,從而在不斷和改正過程中,實現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優化網絡教學設施,配備先進多媒體設備
要想真正發揮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優勢,不僅要求教師掌握豐富的教學理論,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有著熟練的運用;而且必須配備完善的網絡教學設備。現階段,國內大學常規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有計算機、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未來必然會出現更多種類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高校應當加強對網絡教學設施的重視,在資金條件的允許范圍內,與時俱進的引入先進的多媒體設備,一方面確保混合式教學方法的高效開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幫助高校培養更多數量、更高質量的現代化人才。
(三)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完善課堂評價機制
在大學英語學習階段,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僅僅局限在傳統英文知識的層面上,需要基于更為廣闊的教學內容與英文學習層面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布置教學任務,通過讓學生自己制作英文課件、錄制英文視頻、實時收看英語新聞、編寫學習計劃、查找相應的英文翻譯資料等方式,來豐富相應的教學內容,以此適應混合式教學方法應用的實際需求。
三、結語
混合式教學方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優勢,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聽說水平有積極作用。大學英語教師應當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熟練度,適當增加網絡資源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比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實現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先紅,李東林.云課堂環境下APT教學模型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研究——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程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上,2013(05).
[2]劉美娟,徐燕飛.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中的教師計算機自我效能研究——基于聊城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D].海外國語大學,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