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鳳
摘要:化學作為高中教學體系中的必修學科,更是高中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本身包含了大量的化學公式以及抽象的知識理論,其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轉換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但受到高中階段緊張的學習氛圍以及高考帶來的壓力影響,學生缺少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加之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得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對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的我們應當順應素質教育改革理念,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同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建立。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養成的一種規范性學習意識和行為,在學習中積極主動的探究,獨立的解決問題并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養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意識與行為能力。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學內容。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以及邏輯思維意識。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實驗教學法、微課教學方式以及生活化的教學進行高中化學授課,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就此進行探究分析。
一、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缺少學習興趣
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一昧追求化學教學的眼前效益,就對學生一昧的進行化學知識灌輸,忽略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進而就讓學生進行相關化學習題的練習,不僅加重了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厭煩情緒,還不利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的意義,從而嚴重阻礙了學生化學成績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元素周期表》時,就直接對學生進行化學周期表內容的教授,并讓學生對元素周期表進行背誦,不能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死記硬背的形式嚴重影響了化學教學效率。
(二)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缺少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化學知識來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有效的將化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加強對具體化學現象的理解,也就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例如:教師在講解金屬的腐蝕與防護的相關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利用生活中現實的例子,比如鐵在與空氣和水發生反應的情況下就會發生氧化反應從而產生鐵銹的例子,教師不能采用現實生活中鐵釘生銹的事件為學生進行知識的引導,也就導致學生對這部分化學知識的認識不足,僅僅停留在化學知識的表面層次上,嚴重影響了學生化學學習效率的提升,不利于構建化學高效課堂。
(三)高中化學實驗在教學實踐中的比重較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不能開展有效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加強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加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認識以及對化學儀器使用方法的了解,從而嚴重阻礙了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受到實驗條件以及化學實驗安全風險等限制教師不能開展有效的化學實驗,僅僅對學生進行實驗現象的介紹,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還不利于構建化學高效課堂。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通過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化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化學知識復雜難懂,學生缺乏對其進行學習的興趣,那么教師就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將化學知識進行形象具體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多彩的圖片和趣味的視頻提升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進而集中注意力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從而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化學知識進行緊密的結合,簡化化學知識,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化學成績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物質的檢驗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建相關人員進行物質檢驗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對具體的化學情境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加強對這一化學知識的認識,從而有效的提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
(二)通過微課教學方式進行化學授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受到高中升學考試壓力的影響,高中化學的教學節奏緊張,教師對于化學的知識理論和歷史的講解大都一帶而過,過于重視化學方程式和各種習題的練習,極大地限制了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微課教學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學案例:在《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中“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人類對物質的認識歷史,道爾頓的原子理論以及原子與核外電子的排列圖相關知識錄入微課中,并且將化學元素中同位素的知識和化學原子、質子、中子之間的關系直觀的呈現給學生。
此外,也可以將“甲烷的燃燒試驗”錄入微課教學中,分別在氧氣是否充足的情況下進行試驗,氧氣充足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CH4 + 2O2點燃CO2 + 2H2O; 氧氣不足時,產生一氧化碳和水,2CH4 + 3O2點燃2CO + 4H2O.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認識。
(三)增強化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降低學習理解難度
增強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學生在進行具體的化學實踐過程中加強對化學現象的理解,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過程中,就需要讓學生掌握甲烷的化學性質,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點燃純凈的甲烷,學生就會感受到甲烷燃燒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無污染的物質,從而讓學生從實驗現象中知道甲烷可以用作燃料,加強學生對甲烷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熟悉各種化學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步。
三、結語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鑒于此,教師應當做好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教師要主動地轉變自己的角色,做好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指導者,重視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的監督和管理,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高中化學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彬.探究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12.
[2]童萬興.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黑河學刊,2016(02):135-136.
[3]王永明.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5(06):135-136.
[4]馬麗娜.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