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旭東
摘要: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在理解與表達的能力上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需要針對學生情況進行不同寫作目標、內容與評估標準的處理來保證教學效果。分層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廣泛,其理念是依據學生情況進行差異化與針對性教學,從而保證不同水平的學生達到自身狀態的提升。要充分意識分層教學的價值,完全的掌握分層教學操作方式才能有效保證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分層教學;價值
分層教學主要是將學生依據不同水平劃分為不同類別,而后依據各類別學生的學習態度、理解思考表達能力以及知識積累等綜合情況做針對性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與學習評估標準來展開具體教學。該方式在教育界廣泛運用,從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對學生展開個性化教學,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一、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乏興趣
高中語文寫作方面,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限制,無論是在文體、寫作內容、文章思想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約束與限制,寫作內容往往存在多方面隱性的規則,敏感禁忌性話題較多,寫作標準規范嚴謹,寫作范圍較為局限。高中學生自身思維活躍,寫作課程話題往往不在其興趣范圍之內,同時由于約束性的寫作要求導致學生無法正常有效的發揮其表達能力,從而導致學生對于寫作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學生可能私下會寫小散文、詩歌等作品,但是卻沒有興趣投入在作文教學課程中。
(二)教學模式呆板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由于更多的是需要達到應試考核標準,大力的提倡學生寫議論文,話題作文還需要保證一定積極健康思想,不能有消極負面情緒表現等約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反復的強調這些作文的應試標準,導致教學模式呆板僵化。甚至在議論文的寫作中,還要去學生進行每段的規范寫作,要表現出清晰的文章主旨、論點、論據與結論等,寫作形式較為固定呆板,更多情況下屬于模式化的范文教育,缺乏靈活多變且具有靈性的作文教學引導。教師在作文的評價中也以固定呆板的議論文模式作為評分標準,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作文表達的壓制。教學中缺乏趣味性與互動性的作文分享,更多是讓學生自己領悟,沒有對話題作文的深度開發利用,不能將話題作文引導到學生關注的話題或者具有亮點的內容。作文表達內容沉悶,不符合學生應有的活躍性與靈性。特別是對于即將高考的學生而言,學業上有較大的壓力,教師教學任務也較大,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達到教學內容的活躍,更多處于應試教育的攻略性指導內容。教師沿用傳統的寫作課程開展,確定題目后先寫后批改,再讀范文與簡要討論,甚至部分情況下不做討論,只是反復性讓學生摸索體驗與練筆,讓學生自己找感覺,缺乏有效的引導。
二、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的方法
分層教學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類型:A型學生學習態度積極、理解與表達能力較強;B型學生學習努力,但是理解與表達能力普通;C型學生學習態度散漫,理解與表達能力一般或者較差。依據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寫作目標、內容與評價標準的差異化設置。對于A型學生而言,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將文章的字詞句更精煉且具有較高的思想水準,同時文字形式表現較為嚴謹,具有顯著的文章閃光點,讓人有思想的火花感;對于B型學生,需要讓其熟練掌握高考范文模式從形式到語言表達技巧,在文章思想上具有普世價值觀,核心思想清晰,文辭表達流暢;對于C型學生而言,促使其按照基本標準完成文章,沒有文詞表達錯誤,文章有一定核心思想,字數充足等。
在高中應試教育模式下,分層教學也需要依據年級不同展開差異化的目標、內容與評價標準。對于高一學生,屬于基本性要求,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形式的表達,發揮其自由作文形式,發掘自身寫作的多種可能;高二階段開始教授一定作文形式與表達技巧,讓其慢慢的熟悉標準范文的文章感覺;高三階段,需要以高考應試范圍作為硬性標準,以相關形式與文辭表達規范作為寫作基本要求,以達到較高的應試考核標準為任務。
三、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的價值
分層教學運用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可以有效的發揮針對性教學的效果,充分的達到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依據學生實際水平與能力做符合其條件的寫作目標、寫作內容與作文評價標準制定,有效的讓學生在自身基礎上有一定提升,積極的引導學生向自身可以達到的寫作水平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樹立學生自信心,通過自信心的培養來促進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興趣提升,避免對學生造成過大的心理打擊。而籠統的一刀切教學方式,沒有顧忌到學生的心理狀態與實際水平,容易導致部分學生覺得寫作要求與標準過高或者過低,不符合學生實際寫作提升需求,無法達到教學的強化性作用。
四、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分層教學操作中,這種分層應該是隱蔽的,不能讓學生發覺。這種分層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一定水平與能力的劃分,如果學生知道自身可能處于B型或者C型,可能在心理上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進而打擊學生自信心,甚至造成學生的在相關學習項目上的自卑感。因此這種分層更多的在教師心里做劃分,而不需要進行公開表述或說明。其次,分層教學雖然有對應的目標、內容與評價標準,但是也并不是刻板固定的,除了達到應試教育的高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應該多給予學生一點活躍感,偶爾開展不一樣文體或者話題內容的作文任務,讓學生自由發揮寫作欲望。例如,一般高中生喜歡寫散文或者詩歌,甚至相關文體的寫作方式還不同于以往的標準文體,學生甚至會進行不斷的革新創造。作為教師不要打擊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偶爾自由的表達,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一種興趣與熱忱。特別是現代網絡中多元化的表達形式日漸豐富,自由表達成為了網絡社會一種社交形式。學生有自由表達的需求,只是對于應試教育作文來說,可以做適當的提醒,讓學生在考試中做好規范表達,如果屬于日常的興趣寫作課程,則可以更多的開展一定互動性與活躍性的興趣文章寫作,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與充沛的文章表達欲望。
五、結束語
高中寫作教學對高中語文有重要意義,其在應試教育中比分較大,一直以來都受到教師的較大重視。但是除了滿足應試教育,高中語文寫作課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培養學生未來寫作習慣與表達奠定基礎,因此需要適時地開展趣味寫作內容,調節寫作課程氛圍,培養學生的寫作熱情。
參考文獻:
[1]馬普英.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創新初探[J].語文學刊,2013,(8):84-85.
[2]嚴占明.巧用多媒體教學,妙解高中語文寫作難題[J].考試周刊,2015,(15):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