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擔負著培養專業素質較強的人才的重任,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應改革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面對著高中數學的難度不斷加大,學生沒有較強的素質及邏輯思維能力是不能學好數學的.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了總結,以為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培養;解題能力;教學實際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高中數學相較初中數學難度加大,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解題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將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輕松地掌握知識并能夠很好地運用.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掌握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情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逐漸形成科學的思維過程,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將解題方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升解題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淺談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原因與重要性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與學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處于主導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對師生提出的課堂要求.教師應一改以往主宰課堂的習慣,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這樣才能將課堂教學順利地開展下去,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覺得數學難學,遇到題目后不知如何下手.高中數學的確較為復雜,需要教師對課堂有相應的創新和改變,這樣才可以使得教學更有成效.
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高中教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摒棄應試教育的教法,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從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漸向重視學生素質及能力的培養.高中數學具有復雜性,知識點分散,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覺得數學學習無從下手.若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對知識點進行很好的梳理,在解題時將會不知所措,找不到適合的方法,將會走許多彎路,甚至花費較長時間最終得不到正確的答案.其實高中數學不像學生們認為的那么難學,該階段的知識點也是有一定規律的,知識點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只是學生缺乏歸納、整理、總結的能力,使得零散的知識得不到很好的應用,在解題時也派不上用場.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通過科學合理的歸納找到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在進行解題時會充分地運用其中,使得解題步驟完善,解題思路清晰,最終獲得正確的答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都應向學生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對各知識點都掌握透徹,并形成知識體系;同時教給學生解題方法與思路,發展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逐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具體方法
1.熟練運用教材中的概念進行解題,做到舉一反三
高中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定理、公理,即使用一定的數學語言對一些概念進行解釋.對于這些學生都應該掌握清楚,對于每一個基本概念都應做到熟練運用,并將推理與演變出來的公式、定理等掌握好,以便在解題時運用.學生應該格外重視數學的基本概念,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時候要有所針對,利用基本的數學概念進行解題,培養解題能力.
2.掌握分類討論的解題思想
在高中數學題目中有許多并不是只在一種情況下有答案,需要分情況進行討論分析,從而得出幾個答案.這也就是高中生應該掌握的分類討論.在教學中教師應將分類討論滲透在每一個章節、每一個問題中,不斷向學生滲透分類討論的必要性,使學生逐漸掌握好該數學思想的運用.當對一問題進行分類討論時,由于有不同的情況,經過討論后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明確和確定主體,還要明確分類的標準.
3.學會運用數形結合幫助解題
數學本身就是數量與圖形的結合體,而圖形與數量相結合的思想是數學解題中常用的方法.通過數形結合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圖形能夠使學生在直觀上領會題意,使學生擺脫了只靠單純的計算來尋求結果的方法.教師應教給學生畫草圖的方法,通過畫圖找到數據,從而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從而能夠很快地找到解題答案.
4.注重觀察,為解題提供思路
觀察在解題過程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觀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步驟,通過觀察能夠得出最終的結果.例如,在講授“直線和平面平行關系”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觀察的方法讓學生來進行思考.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一條直線與某一個平面平行,那么這個平面內的所有的直線是不是都與這條直線平行呢?拋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恐怕較為困難.這時教師可利用實物進行演示,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所學知識點,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解題思路,使學生在不斷地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教師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具體的解題中首先要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通過審題找到解題的關鍵點,努力挖掘出題目中暗含的條件,層層突破將整個題意弄個明白.同時,在平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對錯題進行分類、整理,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另外,還要鼓勵和幫助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瀛.以學生培養為出發點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5(02).
[2]劉菊芬.改善數學提問方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