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了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實訓期間心理壓力狀況并分析相關因素。方法: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08~2012年的實習學生在幼兒園實習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對調查表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對5個年級16個班613名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情況調查,其中高職472人占80%,中職141人占20%,男 19人占3.1%,女 594人占96.9%,農村戶籍422 人占68.8%,城市戶籍 191人占31.2%,從調查結果看25.7%的實習學生心理癥狀存在中度以上問題,在實習過程中存在心理壓力和實習期壓力,癥狀以強迫、抑郁為主,其次為偏執、焦慮、人際敏感等方面的問題。結論:實習實訓期間學生心理壓力和實習期壓力,應該通過健康干預、輔導和教育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實習,提高學生上崗素質。
關鍵詞:學前教育;實習實訓;心理壓力
實習實訓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更是如此,在教學實習期間心理狀況因素直接影響實習的效果和今后學生的就業。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實習能力和水平,更好的適應社會,最主要是更多的為社會輸送優質的幼教人才,筆者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08~2012年的實習學生在幼兒園實習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一、 對象與方法
(一) 對象 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5個年級16個班學生在實習期間連續5年進行調查表問詢,收錄613人的調查表。見表1;
(二) 方法 采用統一調查表《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SCL90)》,由帶隊老師和學生干部對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獨立的詢問填調查表,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農村、城市戶籍等,本測驗共90個自我評定項目。測驗的九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同時對實習實訓學生的實習壓力和心理狀態問題、造成心理壓力的因素等各設8個自由選項問答,自評量表當場收回,附問表次日前交回,累計收錄五個年級的資料。
(三) 質量控制 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 所有數據應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實習壓力量表采用得分制,實習心理狀況量表采用百分比見表2、3、4:
二、 結果
(一) 一般情況 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2008、2009、2010、2011、2012年五個年級在校實習學生14、32、71、253、242人共計613人,其中高職472人占80%,中職141人占20%,男 19人占3.1%,女 594人占96.9%,年齡最小19歲,最大24歲,平均年齡為 21.7歲,農村戶籍422 人占68.8%,城市戶籍 191人占31.2%,所調查的學生樣表絕大部分是女生,農村籍多于城市籍,初中畢業學生(占58.7%)較多,共計5個年級16個班學生。
(二) 學生實習壓力調查結果 表3結果表明:613名學生在8個項目都存在問題,實習實訓學生主要存在的問題處于前三位是實習任務重、擔心不能勝任、對實習環境的適應性。學生基本上都是每天早上6點起床,7:30~8點到達實習實訓的幼兒園,一直待到下午5:30~6點,有的幼兒園晚上組織老師進行業務學習,周末還有親子活動,學生除了做好保教工作外,還有排節目、出墻報、環境創設等其他工作。相比單純的在校學習生活,學生實習實訓的壓力較大。
(三) 學生實習心理狀態壓力 實習學生的焦慮和恐怖是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在的幼兒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實習學生擔心管不住他們,害怕出差錯;相比幼兒園的老教師,部分學生有自卑心理,在幼兒園容易緊張,在幼兒面前感到緊張,害怕勝任不了工作;這也可能與即將畢業以及將來就業現狀和性別、年齡等有關。
三、 討論
實習實訓是檢驗學前教育學生學習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實習同時又是為完成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校與社會的溝通,學生對崗位的感受,尤其是教學角色轉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從調查結果看25.7%的實習學生心理癥狀存在中度以上問題,低于田燕的統計數據,明顯高于 鄭慧芳等21.76%的數據。說明學前教育實習學生實習期間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而且情況不容樂觀。分析數據看出高職學生在實習實訓期間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國普通高校人群低,心理障礙檢出率為17.8%, 高中畢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初中畢業學生水平,城市籍、農村籍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學前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優質的幼教老師, 雖然近年來各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對實習期間學生的心理變化、心理因素尤其是心理健康關心不夠,調查結果分析:①部分學生對實習實訓以及對陌生的幼兒園環境存在自卑、擔心害怕、不適應、孤獨,由表3、4可以看出;②幼兒園所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幼兒,對崗位有極高的責任要求,這種心理跨越使得許多學生存在心理壓力和早期恐懼;③學生分散到各個幼兒園去實習目前都是按工作人員對待,由于學生的實際工作狀況達不到員工的水平,在缺少教師的引導下,對學生實習產生了一些心理壓力,比如擔心、緊張、被迫、無奈等;④有些幼兒園辦園條件不高,面臨不同工作環境的差異性,學生極容易出現攀比心理,就可能出現心理抵觸、不滿、對抗等不良情緒;⑤高職院校的生源底子差,許多學生也知道實習對于自己未來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許多學生由于與園里的老師溝通有困難而失去實習的興趣,因而造成實習心理壓抑,心態不穩,心態浮躁,離崗、對抗的情況,由表3可反映出;⑥實習中學生心態的缺乏自信,自卑畏縮。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實習實訓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卑心理。一方面是當今社會高校擴招,另一方面中職生學歷低而且較多農村籍學生存在自閉、自卑心理。
由于學生離家年齡較小,正處于青春期,加之女學生多,心理的承受力較弱,在校學習無論是環境、感受,還是心理狀態都與實際工作現場環境有較大差距,到幼兒園實習實訓,身份轉換和學習壓力存在很大的不同,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同時隨著高職的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壓力的增大以及學生獨生子女的增多,學生從求學到實際崗位的轉換,各種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問題也隨之越來越多,高職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一般水平遠低于全國常模,分析得出癥狀以強迫、抑郁為主,其次為偏執、焦慮、人際敏感等方面的問題。高職女生多在實習擇業過程中存在焦慮情緒,依賴心理嚴重,缺乏積極樂觀的態度和主動競爭的意識;在職業決策、生涯規劃方面,職業決策能力不強,雖有職業理想,但缺乏具體的生涯規劃。
針對高職生學習心理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實習前對學生做好心理教育,重點是端正學生的態度,嚴肅實習的紀律,解決學生心態問題,為實習做好心理準備。同時還必須完善《學生實訓實習管理細則》,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在學生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前期,是學生情緒最不穩定的時候,在此時期多和學生溝通,多給予鼓勵和建議,多聽他們的傾訴,使學生得到心理的疏導,此時的學校管理和帶教老師要及時跟用人單位聯系溝通,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及時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田燕.楊建文.田宇.某大學成教男生心理健康現狀與對策[J].職業與健康,2012,28(4):989.
[2] 鄭慧芳,楊建文,蘭州市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現狀調查[J]. 職業與健康,2012,28,(8):903-905.
[3] 黎鳳環.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3(1):37-40.
[4] 包炎兵.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9.
[5] 彭虎軍,魏書堂,西部某師范專科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6,27(2),168-169.
[6] 郭璐璐.高職女畢業生擇業心態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
文湘昀,副教授,陜西省漢中市,陜西省漢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