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日勤
摘 要: 課外合作學習是課內合作學習的補充和擴展。它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渠道。本文針對中職學生英語水平較差這一現象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如何引導、組織中職學生在課外英語學習中恰當地運用合作學習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課外合作學習 中職生 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95-01
一、引言
小組合作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形式,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此種教學手段。不可置否,這種課內小組合作的確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上有很明顯的作用,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我們中職類的學生。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對自己缺乏信心,每周的英語課時量很少,只有兩節,課堂內的學習滿足不了教師和學生。針對這些問題,筆者進行探索和實踐,發現課外小組合作學習不但是課內小組合作學習的延伸,彌補了課內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并且它起的作用不亞于課內小組合作學習,甚至比課內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好。
二、課外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及理論依據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為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進行的高度結構化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也得到培養,既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又實現了小組成員的全面進步。
課外合作學習就是學生為完成課內未完成的任務或一個新的任務而在課外進行的共同合作學習。課外合作學習模式創設了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由學生自主安排的、適合學生參與的課外英語學習環境,從而把學生學習英語的空間逐漸由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所以課外合作學習是課內合作學習的補充和擴展,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說過:“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這恰好說明了個人是微弱,整體就是力量,整體合作是重要的。國家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確定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且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標準》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強調開展多種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課外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獲得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和更多的學習時間,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課外小組合作學習更能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有利于他們日后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課外分組合作學習更能體現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和分享成果的快樂。
三、課外合作學習的有效手段和策略
1.合理安排設置小組
課外合作小組的組建不同于課內合作小組的組建。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對每位學生進行分析,按照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差異和個性差異進行分組,使每個小組都是異質小組。因為“異質組成員,某些經驗背景不同,小組內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意見與經驗,使各人能取長補短。”
2.精心設置合作學習任務
中職類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因此在布置任務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任務的難度,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以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其次,設計的內容要盡量真實,可以緊緊圍繞教材展開,為課堂教學服務;再次,要注意任務的興趣性,不能布置太無聊及枯燥的任務,要使得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樂在其中,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最后,好的任務在智力和語言方面都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只有經過共同努力,戰勝困難,取得成功,才會體會到真正的成就感,才會產生更為持久的學習熱情。
3.設計豐富多樣的課外合作學習內容
3.1口語訓練
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材的特點是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專題性會話的語言素材是非常豐富的,僅靠課上有限的時間開展會話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題,提供給學生一些語言素材、情景,布置課外合作學習任務,可以為新課作鋪墊,也可以復習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如對話、演講、短劇等。
3.2討論活動
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知識水平、個性愛好有著很大差異,因而對于一些事物的看法也有著不同的觀點。因此,開展一些“discuss”或“debate”活動,讓學生各抒己見,交流互動,有利于提高語言的應答能力、思辨能力,培養他們發散型的思維方式和自主探究的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張揚。在英語教學中設計了這樣一個討論的問題,“住在大城市好,還是住在農村好?”。學生在課外先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觀點,由于組內同學各自認識的不同,產生分歧,進而轉成組內的辯論,要求他們各自將自己的觀點記錄下來,為課上的大辯論做好準備。如果沒有課前的充分準備,很多學生都很難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自我的風采。
3.3創造性的任務
每個單元可以布置一項有一定探究性和創造性的任務,如制作一份海報、英語手抄報、進行一次調查研究等。這種創造性的任務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和創新精神,但往往有相當的難度,對于分工合作的要求也更加高,只有充分發揮各組員的特長,優勢互補,合作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四、結束語
常言道,水滴石穿,只要我們對學困生有足夠的熱情和關心、耐心,積極指導開展課外合作小組活動,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堅持不懈,學困生一定可以轉化為中等生甚至優秀生。學困生走出“困”境的夢想一定能實現。課外合作學習創設了一個開放、自主、適合學生參與的課外英語學習環境,把學生學習英語的空間由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擴展。只有設法保障課外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把課內合作學習與課外合作學習有機地聯系起來,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內知識的消化、吸收和遷移,最大限度的發揮合作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增強.現代學校心理輔導[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5 年
[2]徐金彩.淺談如何開展英語課外合作學習[J].語數外學習, 2013 年第 2 期
[3]陳琳等.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