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偉
摘 要:我國的教育在不斷的改革,國家也十分重視孩子的人文素質教育,提倡一切從孩子抓起,人文關懷作為教育孩子的重要理念,它貫穿在孩子的整個學習階段,也體現在教師的整個教育工作中。初中的孩子處于性格思想開始形成的階段,大多數孩子都處于青春期,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孩子初中學習的階段,不僅要注重孩子的學習,更要注重孩子人文素養的形成。
關鍵詞:初中教學;人文關懷;學生管理;人格
一、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1.人文關懷是形成完整人格的必需元素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三觀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是祖國的棟梁,肩負著祖國未來的希望,所以要把他們培養成一個具有完整和獨立人格的人,家長、社會乃至老師承擔著巨大責任。
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像住在溫室里一樣,見不得任何風雨,受不了任何挫折,父母也過度地溺愛孩子,然而孩子正處于叛逆時期,他們意志薄弱,自我、任性又自大,總喜歡和家長唱反調,容易做出一些過激、瘋狂、不計后果的行為。為了不讓這種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家長、學校和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的培養形成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人文關懷,不僅僅是對學校教育事業的貢獻,更是對孩子的家庭和整個社會的貢獻。對于學校教育來說,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夠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念,從而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對于家庭來說,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開心、最幸福的事,會讓家庭更加美滿。對于社會來說,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塑造一個個棟梁之才的良好開端。
2.培養一個健康樂觀的初中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文素質
教師,對于一個學生未來的性格養成、人生觀念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人類的文化傳承就是在這樣一代一代的教育中延續下去的。所以,教師的素質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文素質是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名教師缺失了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文素質,那么在教育的工作中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影響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更是會影響一個學生的人生觀和性格養成。
二、初中教學人文關懷缺失的分析
初中教學中,出現人文關懷缺失的現象,在如今的社會屢屢發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復雜的。(1)出現這種現象,與老師的個人素質和性格分不開。對于廣大的人民教師群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育方法,對于有部分教師,只注重于學生成績的高低,而忽略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部分人民教師在教學中缺失人文關懷的重要原因。這種原因造成的教學中人文關懷缺失的現象是最廣泛存在的。(2)學校的原因,與教師的原因類似,部分學校過于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中存在人文關懷缺失的現象,這種原因所造成的教學中缺失人文關懷的現象也是十分普遍的,而且,由于這個原因造成的后果也比教師個人原因造成的后果要嚴重。(3)社會上存在的過度依賴成績來評判一個孩子的好壞的標準的不正風氣,也是造成初中教學中存在人文關懷缺失的現象的重要原因。社會中這股風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評判標準,從而影響到家長,家長又只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判老師的標準,而忽略老師在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上所做出的努力。然后一環一環地又影響到學校,再反饋到社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初中教學人文關懷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三、初中管理中對加強人文關懷的對策
加強初中教學中人文關懷的對策主要從三個方面。(1)對于學校的管理中加強人文關懷的政策,學校的政策影響著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絕大部分教師都會按照學校的政策來進行自己的教學。所以學校的教學政策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單一地偏向學生的成績,只注重學校的升學率,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更注重學校層面的人文關懷。(2)要從教師的個人觀念和素質中,加強人文關懷的觀念,教師在教學一線,是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人,所以要讓教師改變自己的觀念,摒棄成績是最主要的目標的不正確的觀念,讓教師認識到人文關懷對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從而達到加強初中教學中的人文關懷。(3)學校應組織家長會,仔細而耐心地糾正家長的錯誤觀念,改變固有成績評判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引導正確的社會風氣,從而使家長能更好地配合學校的教學工作,使學校能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初中教學管理中人文關懷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而且原因復雜,不僅需要教育界的努力,更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夏雅.拉薩初中英語教學的人文精神研究[D].西藏大學,2015.
[2]顧新梅.初中人物肖像創作課中加強人文關懷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王春.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初中教學管理策略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3(9).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