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倫
摘 要: 現代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重大的變革,作為重要教學手段進入小學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過程,有效地化枯燥為有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靜為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教學運用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現代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帶來重大的變革。信息技術集文字、聲音、動畫、圖形于一體,信息量大、交互性強。優化教學過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觀察、思維、想象。小學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新鮮刺激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直觀形象,在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情感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是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先進教學手段。現代信息技術的恰當運用,使課堂教學活動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促使學生始終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學生當堂學習新知識,當堂消化吸收,無須課上損失課下補,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教學軟件集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特點,為學生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大大發散學生的思維活動。交互式的計算機教育技術為學生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如教學減法概念時,我制作課件創設了這樣幾個情境:
淘氣過9歲生日,在蛋糕上面插了9支蠟燭,現在淘氣吹滅了5支蠟燭,還剩下幾支蠟燭?笑笑買了10粒糖果,送給鄰居的小妹妹3粒,笑笑的手上還有幾粒糖果?小白兔家里有8個蘿卜,吃了兩個,還有幾個?
以上情境逐一出示,先出示圖:小朋友正為淘氣唱生日歌。學生一聽,馬上提起精神來,就會認真思考、學習。再出現糖果和蘿卜,學生就會被吸引。在教學中,因為有形象的故事情節,有計算機生動有趣的圖像動態顯示,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用現代信息技術化動為靜,突破重難點
教學難點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抽象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能直接感知的具體形象,把靜止不變的圖形符號轉化為不斷運動的活動場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林料,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為促進學生思維由具體向抽象飛躍發展架橋鋪路。讓計算機參與教學過程,利用計算機演示圖形變化,模擬實驗過程或思考過程,有將教學內容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化弱感為強感、化繁難為簡易等優點。利用計算機人機對話的能力,讓學生進行多種練習,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輕師生負擔。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直觀生動展示圖形的變化,有效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生機,使學生學得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例如:在執教《一分能干什么》時,先課件出示一分鐘跳繩、拍球一分鐘、播放一分鐘音樂。讓學生感受一分鐘的長短。思考:一分鐘內自己能干什么?一分鐘分針走幾小格?接著課件出示時鐘,觀察秒針走一圈的順序及長短。然后,從書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在一分鐘內操作,看看自己能做多少。再次觀察時鐘,秒針走幾小格是一分鐘?從而認識分與秒的關系。課堂教學中采用化靜為動的策略,將抽象的概念以動畫形式再現出來,使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同時明顯縮短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因材施教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訓練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管學情都做同樣的練習題,結果學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消。多媒體技術以其信息容量大的特點,在課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行控制學習節奏,及時反饋學習信息,以其靈活的交互功能,幫助教師調整學習內容深度和廣度,確保學習過程的完整性,創造適應個人發展的因材施教的環境,讓每個學生都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例如:①計算出題中各長方體朝著我們的面(前面)的面積;②計算各題中長方體右側面的面積;③計算各題中上側面的面積;④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各題中長方體的表面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發展性練習中選擇自己喜歡且完成的題目練習,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新教師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論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而現代教學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必將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抓住教材中蘊涵的創設性因素,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富有變化、能激發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
例如:教學《數鉛筆》時,我通過數鉛筆、數粉筆、數大米等教會學生數數。然后通過電腦出示數目不一的物體,讓學生數。學生就不會覺得數數枯燥乏味,教師的教學也會更輕松。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對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學習全過程,培養數學能力,發展智力及突出教材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都有積極作用。對于傳統數學來說,確實是一次深刻的變革,但還在探索、實驗和研究階段。我們要借助這一現代化工具真正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切實貫穿數學思想,充分展示數學美,吸引每一位學生,讓數學教育發展得更好更快。
參考文獻:
[1]王曉.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