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坤
摘 要: 教改政策的實施,使我國教育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各個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的同時,對其業務能力及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滿堂灌”、“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狀,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用與運行,提高了基礎會計課前、課中教學質量,培養了中職學生綜合能力。文章在概述翻轉課堂定義的基礎上,以《錯賬更正方法》課程為教學實例,對其進行探究。
關鍵詞: 中職 基礎會計教學 翻轉課堂 教學設計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中一門基礎課程,在會計專業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職教育的教學理念是為社會各個領域輸送一批批實用性人才,協助學生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目標,近些年職業教育中中職會計教育已經成為熱門專業。為了落實會計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翻轉課堂模式被大力推廣與廣泛地應用,并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可觀的教學成效[1]。積極對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翻轉課堂應用流程及設計形式進行系統化研究是必要的,這是全面優化教學質量的關鍵[2]。
一、概述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是由“Flipped Classroom”翻譯過來的,通常被稱做“反轉課堂教學模式”[3]。具體是指學生在計算機、互聯網的輔助下,新課未開始之前對教師錄制好的視頻資料進行學習,把自己在瀏覽視頻過程中遇到的不解與困惑記錄下來,從而強化預習效果,最后將記錄的內容拿到課堂上與教師、同學共同分析和探討。
二、論述翻轉課堂在基礎會計《錯賬更正方法》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做好教學分析環節是基礎
可以將這個環節細分為三個版塊,即教學內容、目標及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具體是指明確錯賬更正是會計賬簿登記與核對課程體系中的關鍵內容。教學目標分析是指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層面透徹理解各類錯賬更正方式的原則及操作之時注意的事項;在實踐層面使學生扎實掌握各類錯賬正確的更改方法;在應用層次上,面對多樣化的錯賬類型能夠快速而精確地擇取更正方式。教學對象分析環節是指教師以學生學習能力為基點,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落實系統化教學流程設計工作是重點
《錯賬更正方法》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的教學流程設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課前、課中與課后[4]。
課前階段:
教師編制了兩段段教學視頻。視頻一播放時長為5min,主要解析的是錯賬更正法的具體原理,同時制作出“某建筑企業建材采購員小何出差之前到財務處預借差旅費,小李會計依據借款單上的內容完成對記賬憑證表的填寫工作,也把日記賬登記好”的畫面。在這次操作中,會計小李記賬憑證環節無誤、賬簿錯誤,教師以文字的形式對小李錯誤操作進行點評,在此基礎上對畫線更正法的原理及操作流程、要點進行詳細的講述。
視頻二播放時長為8min,同樣是小何預借差旅費的場景。只是小李的錯誤點發生變更,也就是記賬憑證會計科目方面存在差錯,產生連鎖反應使日記賬存在錯誤。在該視頻資料中,教師詳細講解了利用紅字沖銷法更正錯誤的具體程序,教師一邊口述一邊動手操作,將紅字憑證填寫完成,確保與原來存在錯誤的記賬憑證內容一致,這樣就可以使紅字憑證成為登記入賬的憑據,然后另外填寫一張正確的藍色憑證環節,并以此為據登記入賬。
課中階段:
教師要做好三方面內容,任務布置工作、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客觀地評價。
教師布置的任務如下:一是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課前錄制的視頻資料,對重難點進行反復地講解,同時收集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遇到的困惑。二是教師在以視頻情景為依托,即小何預借差旅費、小李進行賬務處理,對中職學生設置了新任務:當記賬憑證出現多記金額及少記金額的錯誤時,面對這樣的錯賬應該采取怎樣的更正方法?三是請同學們通過視頻資料及課本內容,總結出錯賬的種類,對任務二中涉及的錯賬問題應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更正。
教師為了使分組討論環節對本堂課教學質量起到優化的作用,采用了“組間同質、組內有別”的分組原則,以5人為一小組。教師積極地走進各個小組之間,全面了解學生對錯賬更正知識掌握的程度,科學地對其進行指導,客觀地對其操作流程進行點評,對于學生共同存在的疑慮,采用集中式教學方式不厭其煩地對其講解。
成果評價環節是對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點評。在該過程中,教師鼓勵小組成員展示更正后的記賬憑證與賬簿,應用自評與互評的方式認識到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最后由教師做出綜合性的評價。
成果評價環節一是教師組織學生整理更正記賬憑證與賬簿紙張;二是教師協助小組成員對錯賬更正過程中的經驗進行歸納,同時對其學習方法進行評價,并鼓勵其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
三、挖掘翻轉課堂在中職《錯賬更正方法》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課前階段
在過去教學中,教師曾嘗試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或者在互聯網上搜集與本課程教學內容相關資料進行預習,但是取得的成效卻不盡如人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學生利用智能手機、筆記本等終端設備就可以自行對教師上傳的兩個更正錯誤的知識點進行學習,不受空間的約束,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能力,管控視頻播放的進度,參照視頻中教師的操作程序對錯賬更正方法的原理有更透徹的理解,同時記錄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不僅調動學生學習基礎會計知識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本節課程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為課堂疑難問題討論環節開展奠定基礎。
(二)課中階段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行過程中,教師不必對錯賬更正的原理與操作流程進行反復講解,而是以課前視頻為構架,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問,同時組織他們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可見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參與的課堂中,教學進度有所保障,學生在合作中強化對錯賬更正知識理解的深度與廣度,學習效果得以優化。當然,教師的及時指導與有效點評,協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可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環節的應用,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協助學生樹立學習基礎會計知識的信心,增強對財務會計專業熱愛的程度,為其業務能力的提升、良好職責道德素質的構建提供平臺。
(三)課后階段
教師把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疑惑整合起來,同時將其上傳至教學平臺實現與學生共同分享的目標,當然,教師把本課程教學的基礎點、重難點分享給學生也是提高翻轉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步驟,這能夠協助中職學生隨時隨地鞏固對錯賬更正知識理解的程度,同時培養與鍛煉學生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強化他們對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然,優化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四、結語
翻轉課堂是一種發展時間較短暫的教學模式,其對教師與學生提出新的標準,要求教師始終把“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作為教學準則,應用啟發式、情境教學等多樣化方法強化學生對知識吸收的程度。當然,學生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工作,以提高自學能力、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為目標,在課前、課中、課后與教師一同努力,使翻轉課堂在教改的進程中熠熠生輝,全面提高中職基礎會計專業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茹芬.翻轉課堂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新經濟,2015,05:122-123.
[2]楊坤,張艷婷.“翻轉課堂”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設計及應用[J].財會月刊,2015,21:104-106.
[3]郭紹莉.微課程和翻轉課堂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5,02:46-47.
[4]段雪冰.基于項目導向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基礎會計課程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6,10: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