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隆
摘 要: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目前新課程改革教學的發展要求?!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忈屃嗽诮虒W中,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重要性。闡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自主學習;方法策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谏钪腥藗冏鋈魏问虑?,如果輕易得到了,卻沒有掌握做事的方法和技巧,那么這件事就不算做好了。教師們教學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只是生硬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卻不嘗試著教授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再多,這些知識也是死的。因此,教師在講解小學數學知識的時候,必須要引導學生自學,讓他們會學數學。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以及傳統教學觀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法一直都是以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為主,教師強調師道尊嚴,教師說什么都是正確的,學生的學習處在較為被動的狀態,學生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積極性逐漸被消磨殆盡,學習熱情也不高,往往是教師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自主學習意識薄弱。
因此,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時,若想讓小學生會學數學,真正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必須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平時的課堂上積極地與學生交流互動,讓學生逐漸意識到自己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比如說在平時的數學小測驗中,某一個在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成績下滑得十分厲害,教師在教學時就不能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言語諷刺,質疑學生的學習能力,而是應當幫助學生找出他這次退步的原因,分析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會輕易地喪失。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時及時地了解班上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有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
二、在平時的學習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習慣意識
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在教學中學生的一些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說有的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時樂于自主思考,自己解決數學問題,這樣的學生往往數學學習成績較為優秀,而有的學生則習慣性地喜歡教師將知識一點點地講給自己聽,不愿意去思考,這樣的學生學習成績往往不太好。由此可見,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習習慣對一個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因此,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應學會在平時的數學訓練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他們才會愿意學數學,并且學會學數學。比如說,學生在學習“公頃和平方米”之前,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去找一找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較多的與“公頃”有關的知識,又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較多與“平方米”有關的知識。通過這樣的對比,讓學生在課堂上說一說二者之間的差別,更好地掌握這一節的知識。當然在教學中學生習慣的培養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三、聯系生活實際,用好“活”教材
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數學知識的學習也不例外,小學數學與初高中的數學知識相比,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習的一些數學知識,大多數都可以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知識”相聯系,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學會學習數學,學好數學知識。
比如說,學生在學習了“認識鐘表”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計劃表”,將自己一天的學習與生活的時間進行合理的規劃。在比如學生學習了“認識人民幣”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雙休日跟著父母一起出門購物,做父母的小幫手。在小學數學教材上有許多數學知識都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從實際出發,從生活入手,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可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通過形式多樣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真正做到會學數學,將數學知識變成為自己所用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成績。
總之,讓學生會學數學才是真正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方法,在新時代,“填鴨式”教學已經不利于小學生的發展,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小學生會學數學,學會自主探索和發現新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也有較大的幫助,而且學生的這種自主探索學習精神,也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春水.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21).
[2]丁磊.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的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4).
[3]加那提·哈吉毛拉.培養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A].2015年10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