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文 吳文全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中高等教育非校企合作制院校空乘專業辦學的現況與空乘就業要求,分析相關影響空乘專業對口就業的因素。以自編的《就業因素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對國內三所院校的二、三年級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獲致以下研究結論:在就業內部因素方面:男生的個人特質要顯著高于女生;二年級學生的就業意愿要顯著高于三年級的學生;二年級學生的專業技能顯著高于三年級的學生;大專學生的就業意愿要顯著高于中專學生;大專學生的服務意識要顯著高于中專學生。在就業外在因素方面:學校培養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就業意愿與就業能力等各個因素;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最關注的問題選項依序是職業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否相投,其次關注的是自身在這職業中的發展空間,再次是公司所能給予的薪酬福利。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給后續研究者參考。
關鍵詞:空乘;航空;就業;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7)01-0145-04
一、我國部分學校空乘專業辦學情況
(一)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空中乘務學院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Civil Aviation nightUniversity of China)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四川省廣漢市,是中央部屬高校、聯合國重點推廣的“MPL”課程試點單位,被譽為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搖籃”、中國民航管理干部的“黃埔”,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6年的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學校。根據2015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17000多畝,建筑面積150多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超過90億元(不含土地資產值),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2億元;建有5個機場,配有獎狀、夏延、新舟600、西門諾爾、TB、賽斯納-172等14種,共236架初、中、高級教練機和包括波音737-300、800、空客320等在內的全飛行模擬機、固定模擬機和練習器35臺,有各型航空發動機400余臺以及中國民航高校中唯一的360度全視景塔臺指揮系統;館藏圖書超過100萬冊、電子圖書超過300萬冊、國內外數據庫33個;有教職員工330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400余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5%以上;這是一所有著較強空乘專業辦學實力的學校,學校該專業有訂單班、自主培養班兩種。
(二)內蒙古民族大學航空服務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The Nationlities)坐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始建于1958年,其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成立于2011年8月,現有旅游管理、音樂表演(空乘與禮儀安檢方向)2個本科專業,學院設有空中乘務2個教研室、空中乘務模擬實訓中心。
(三)長春市公共關系學校
長春市公共關系學校(ChangChun PublicRelmions Sch001)是一所培養高素質、高品位、高技能優質人才的學校現已邁入了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的行列。該學校擁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主校區位于長春市寬城區北十條36號,二校區位于長白路4號,三校區位于黃山路2號。學校的空乘與外事服務專業成立長達近10年之久,現有三個年級十個行政班,有自建的形體房、化妝室及實訓模擬艙。
二、研究方法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主要定位在中高等教育非校企合作制院校,空乘專業二三年級的學生。因為職業教育專業的特殊性,各院校都將專業與基礎課程壓縮在1.5-2學年結束,學生在第二學年的下半學期便已經開始進行面試或尋找就業實習單位,各院校的第3學年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上的課程,都是讓學生自主實習。
另外,也因行業的特殊性,各航空公司的實習生都必須符合國家民航局的一些安全規定,如為就業的實習生申請登機證、空勤體檢合格證、乘務員上崗合格證等相關手續;再加之考量到航空公司的形象,為就業的實習生們統一制服、箱包等大量成本的投入,使得航空公司在選擇實習生時,即已以準公司員工的形式進行面試審核。所以任何一名獲得空乘實習資格的學生,其實已經是等同于和航空公司簽訂了名義上的就業合同。
具體的參加問卷調查的對象有: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外語學院空中乘務專業的48名學生、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航空工程學院空中乘務專業49名學生、吉林長春公共關系學校空中乘務專業的155名學生。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以問卷調查為主要研究調查工具,并依據文獻資料、相關實證研究及其量表,與指導教授、專家學者仔細商討審視后,在這基礎上自編空乘專業對口就業因素調查問卷(詳見附錄一),各級因素與調查題目相對應的關系詳見表2.1所示。
本調查問卷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資料部分,主要涉及到被測者的性別、年齡、學歷、所在年級、以及涉及到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題項,如題1、題2、題3、題4。
第二部分是單選題,主要涉及到學生的就業意愿(如題5、題6、題7);就業能力情況(如學歷、題9、題10、題11、題12、題13、題14、題15、題16、題17、題18、題19、題20、題21);生理健康狀態(如題22、題23);學校培養模式(如題24、題25、題26、題27、題28)另外題29序向題了解學生找工作考慮的問題先后順序,所用問卷的編制流程具體敘述如下。
1.學生的內在因素
(1)學生就業意愿
學生的就業意愿往往是能否就業的前提,往往就業意愿越強,就業主動性越高。本問卷中題5、題6、題7是針對就業意愿性方向考量的,這些問題都是單選。以五分為組距,用來判定學生畢業后意愿的強弱,“完全贊同”項為意愿最強項,設為5分;“贊同”項為意愿較強,設為4分;“無意見”項為意愿一般,設為3分;“不贊同”項意愿較弱,設為2分;“完全不同意”項為意愿最弱項,設為1分,隨后進行描述性統計。
(2)學生生理健康
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否,也是航空公司錄取及其他行特殊行業用工的一個標準,所以對于學生的身體素養問題也被設計在問卷之中。題22、題23其中“完全贊同”項為意愿最強項,設為5分;“贊同”項為意愿較強,設為4分;“無意見”項為意愿一般,設為3分;“不贊同”項意愿較弱,設為2分;“完全不同意”項為意愿最弱項,設為1分,隨后計算它的平均值與標準差,以了解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進行統計分析。
2.學生的外在因素部分
(1)基本信息部分
性別:本項目分為1)男性2)女性二類
年齡:本項目將根據實際年齡分類
年級:本項目分為第一學年、第二學年、第三學年、第四學年四類。
(2)學校的培養能力
學校的培養能力將主要從專業的辦學模式、專業的辦學規模、專業師資的情況與專業就業輔導的情況這四個方面入手了解,有一部分將通過實地調研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另外一部分將從題24、題25、題26、27、題28中分析,其中“完全贊同”項為意愿最強項,設為5分;“贊同”項為意愿較強,設為4分;“無意見”項為意愿一般,設為3分;“不贊同”項意愿較弱,設為2分;“完全不同意”項為意愿最弱項,設為1分,隨后計算它的平均值與標準差,以了解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進行統計分析。
3.結果分析
本研究在問卷回收后,先行編碼、錄入后,將采用SPSS for Window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本研究資料整理與統計方法分析如下:
(1)問卷資料整理
本研究的問卷預試與正式施測,均以下列步驟整理資料:
資料檢核
預試或正式問卷調查回收后,逐一檢視每份問卷的填答情形,凡資料填寫不全或顯著隨意亂填的問卷,即給予剔除。
資料編碼
每份有效問卷依序給予編碼,并鍵入電腦中儲存,使問卷調查資料成為系統的數據。
資料核對
問卷調查資料完成電腦建檔后,打印資料加以核對,修正可能會有的錯誤地方,使調查所得的資料能夠正確無誤。
(2)統計方法分析
以描述性統計,求出基本資料及各量表題項的平均數、標準差及次數分配表。以初步了解問卷整體基本概況及對各題項得分情形。
以t考驗(t-test)分析不同性別、學歷等,在與就業可能因素(包括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整體情況得分的差異情形。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析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不同的家庭住地,與就業可能因素之間的差異情形。經分析后,若F值達0.05的顯著水平后,則以Scheffe法進行事后分析。
本研究的顯著水準定為α=0.05。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在回收問卷并整理后,先行編碼,將對有效問卷進行資料輸入。以SPSS for Windows19.0版進行統計軟件,進行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呈現標本的分布情況,包括基本資料、就業意愿、就業能力、身心健康、家庭社經地位、學校培養情況、航空公司招聘模式與意向的分布情形,其步驟分析如下。
(一)問卷資料整理
本研究的問卷預試與正式施測,均以下列步驟整理資料:
1.資料檢核:預試或正式問卷調查回收后,逐一檢視每份問卷的填答情形,凡資料填寫不全或明顯隨意亂填的問卷,即予以剔除。
2.資料編碼:每份有效問卷依序給予編碼,并鍵人計算機中儲存,使問卷調查資料成為系統的數據。
3.資料核對:問卷調查資料完成計算機建檔后,打印資料加以核對,修正可能的錯誤,使調查所得的資料能夠準確無誤。
(二)統計方法分析
以描述性統計,求m基本資料及各量表題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次數分配表。以初步了解問卷整體基本概況及對各題項得分情形。
本調查實施分為樣本選取與問卷調查二部分,具體分析如下:
(三)樣本選取
本研究對象是指中國大陸內,設有空乘專業的非校企合作制的各中高等院校中的二、三年級學生,因為他們目前的狀態涉及以實習分別列述如下。
或就業的過程,經過對各方院校調研申請函(詳見附件2)的投遞,最終樣本對象定格在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航空工程學院、江蘇經貿職業學院旅游外語學院、長春公共關系學校這三家學校或學院的學生。
依據《就業因素調查問卷》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將所得結果加以分析討論。本次問卷一共發放了255份,實際回收了255份,經過研究者的編號整理,一共對232份有效問卷進行了錄入。
(四)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部分分為預試實施、預試分析、實施問卷調查與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四個階段,如下所述。
1.預試實施
本研究的對象是我國設有空中乘務服務專業的非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高等專業院校的學生,研究者首先對江蘇經貿職業學院旅游外語學院的40名空乘專業學生進行預試,實發40份,實收40份。
2.問卷調查實施
研究者首先向五家學校發出了調研申請函(見附件2),收到了以下三家的回覆,分別是:江蘇工程職業學院航空管理學院(江蘇南通)、江蘇經貿職業學院旅游外語學院(江蘇南京)、長春公共關系學校(吉林長春)的正式回覆,將就此進行正式問卷調查。
3.問卷調查統計分析
研究者依各方問卷的收回情況,就問卷內容進行相關統計作業分析,以作為本研究的探討相關議題的重要依據。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根據前章資料分析與討論,獲致以下結論:
1.各航空公司招聘空中乘務員標準及非校企合作制院校空乘專業的辦學情況。
(1)各航空公司招聘空乘的標準
目前航空公司的招聘標準滲透在三個招聘過程,第一過程就是通過學生所投遞的簡歷進行初次審核。在審核過程中,各航空公司都不會在意學生的戶籍所在地,但各航空公司會比較關注到一些學歷較高的、語言能力(含普通話及第二外語)較強的、有社會實踐經驗或閱歷的學生,若這些有特別好的,航空公司會主動降低硬性條件,如學歷、身高、年齡等。
面試是第二個程序,主要分為二個部分,即一次面試與復試,在一次面試時,招聘老師會觀察學生的外在形象氣質,并對審核中看到的問題進行一一應證性的了解,同時在面試的過程中航空公司也會通過學生在參與面試過程中的細節之處(如言行、與親人或他人的交流等)進行關注。進入得試環節的學生,會被要求試穿制服,進行再次更深入的溝通,以便了解個人的服務意識、個人特質、情商等隱性的問題。
第三個程序就是航空性體檢,這是一項非常嚴格的程序,一般由民航局所屬的各地區民航醫院下派的體驗隊來負責,他們會針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程度來確定是否符合從事長期飛行工作,一旦被航空體驗否決,即使是再優秀的學生,航空公司也只能望而卻步。
(2)各學校的辦學情況
目前參與空乘專業辦學的學校基本上都以開放式或半封閉式的形式進行教學。開放式辦學的主要集中在剛成立此專業在五年以內的學校,半封閉式辦學的集中在辦學五年以上的學校。
在教學設施設備上的投入是根據辦學年度的長短而投入不一的。有的學校為教學購置了大型飛機,有的為教學建造了培訓模擬艙,有的為學生的專業培訓設立了化妝室、形體房等,但對于航空機載的專業應急設備的投入幾乎為零。但是,欠缺足夠的專業師資力量、缺少豐富的教學經驗、課程設置與安排的不合理也是各個學校存在的普遍現象。
2.影響我國中高等教育非校企合作制院校空乘專業學生專業對口就業之因素。
(1)在外部因素與內在因素的各個變項進行比較時研究者發現:
就業意愿
大專學生的就業意愿與中專學生的意業意愿有顯著差異,且大專學生的就業意愿要顯著高于中專學生。
不論是大專生還是中專生,二年級學生其的就業意愿與三年級學生的就業意愿有顯著差異,且二年級學生的就業意愿要顯著高于三年級即將畢業的學生。
個人特質
男生的個人特質與女生的個人特質存在著顯著差異,且男生的個人特質要顯著高于女生。
服務意識
大專學生的服務意識與中專學生的服務意識有著顯著差異,且大專學生的服務意識要顯著高于中專學生。
服務技能
不論是大專生還是中專生,二年級學生的專業技能與三年級學生的專業技能有著顯著差異,且二年級學生的專業技能顯著高于三年級的學生。
生理健康
男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健康情形與女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健康狀況也有顯著差異性;且男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顯著高于女生。
(2)學生家庭所在區域與就業內在各因素間沒有顯著差異。
(3)學校的培養與就業意愿、專業學習、服務意識、專業技能、個人特質、身體健康6個方面均有為正相關。所以,學校培養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就業意愿與就業能力等各個因素。
(4)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最關注的是職業是否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投,其次關注的是職業發展,再次是薪酬福利。相反,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最不會去關注的問題依順序是工作時間、公司地理位置、專業是否對口等。
(二)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影響對口就業內外在因素的分析后,研究者發現學校一邊要致力于自身的教育教學軟硬件的完善,一邊還要注重提高低學歷學生的就業意愿,培養學生情操,尤其是女生的自我意識與自我效能(個人特質);深領學生的服務意識與技能等。就上述情況,研究者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1.鼓勵興趣社團、擴大社會實踐
空乘專業性主要體現對客艙設備的完全掌握、對危機情境下的問題處理能力、在服務理念下的意識形態等,但它的專業性是需要很多的領域知識來支撐的,如毫無障礙的語言交流、基本的醫療醫護急救知識等等。建議學校可以開展興趣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情操或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去選擇一些技能培訓班或資質考證,即能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又可在進行面試時,為自己增加了可競爭性的砝碼。同時還要積極組織或推動學生自主參加一些學校及社會的各項活動(包括公益性活動),以增強學生自己的服務意識,服務技能,完善個人特質等。
2.各校聯姻互動、切磋交流經驗
各個中高院校,尤其是省際間、地理位置較近間的院校應進行專業聯動,定期舉辦一些教學研討切磋教學經驗,互補之間的不足之處,也可進行資源共享。聯誼舉辦一些大型的學生專業技能交流會,以便學生檢核自己的學生成果,還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與學校的知名度。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組織的整個過程,以提高和增加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為面試競爭,增添砝碼。另外,就是邀請航空公司派請人員來當評審,一來可以為活動的舉辦提出寶貴建議,二來可以為學校在航空公司內提高影響力。
3.聘請在職或退役資深乘務員加入培訓隊伍
建議聘用擁有飛行經驗長達10-15年之久以上的乘務員。空乘工作頭五年是青黃不接,等待職業定位階段,而大量的乘務員會因為種種原因,離開目前的崗位;再五年是職業定性趨于深入優化階,一般情況下乘務員會在這段期間積累到一定的服務經驗,升化自己的服務意識;再上五年就是職業騰飛與經驗感化階段,因為很多的優秀乘務員通過自己的成長與管理經驗的積累,開始主動愿意去帶動周邊的人和事。所以這個年齡層面的資深乘務員有著更為深厚的職業觀、價值觀與人生觀,在無形中對空乘學生是一個較好的引領。
[責任編輯: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