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輝+劉瑞瑜
摘要: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對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輔導員自身提高認識,也需要社會、學校共同推進其職業化發展。本文在認識輔導員職業能力重要性的基礎上,針對現階段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的現狀,為高校輔導員自覺提升職業能力進行了策略分析。
Abstract: The instruct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campu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college instructors, which requires counselors to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but also need the society, school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instructor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makes a strategic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關鍵詞: 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
Key words: instructor;professional ability;improving path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7-0042-03
0 引言
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教育部下發的《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指出,高校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織者、管理者和指導者。輔導員的能力水平、素質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為了更好地實現大學生的健康發展,需要輔導員自身提高認識,主動提升職業能力。
1 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意義
1.1 建設高校高水平教育團隊的基礎條件
職業能力的高低集中體現在從事的工作能否為工作本身帶來更高的效益,具有一定職業能力的輔導員才能夠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現階段高校輔導員的培養投入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輔導員崗位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素養、心理健康、職業生涯規劃、黨建、法律法規等內容,內容龐雜,而大多數輔導員并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為符合其工作的要求,需要大力提升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員隊伍。為了打造更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需要通過實踐培訓等方式來實現。一些高校輔導員忙于事務性工作,沒有充分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通過職業能力的培養能夠逐漸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積極投入到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管理中。
1.2 提升人才培養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
通過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輔導員更好地開展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開啟學生正確的人生之路。輔導員是學生的知心朋友,更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素養,專業的工作技巧,無法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提供有效的支持。提升職業能力才能夠以更精確的方式培養學生、引導學生,為學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指導意見。
1.3 構建和諧校園的必要保障
和諧校園的構建是高校工作的重點,也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目標。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任務之一就是通過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解決學生生活上、學習上、思想上的困難,完善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開展校園課余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和諧校園的構建對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在建設更為和諧人文的校園環境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 現階段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存在的問題
2.1 輔導員的角色定位不明確
角色定位是從業人員做好自己工作,實現自身發展的關鍵。但是現階段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中存在角色定位不明確、不清晰的問題,一些高校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的認同度不高。高校輔導員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輔導、就業輔導等多種工作,面對多重部門的管理,同時還需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在這種工作內容繁多的情況下,輔導員無法做到工作的面面俱到,如果輔導員對自己的工作缺乏科學定位和認識,就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誤解而產生自我認同度過低,容易產生職業倦怠,不利于輔導員工作的長期穩定發展。
2.2 輔導員考核機制尚不完善
現階段,高校制定的育人目標和輔導員實際工作存在矛盾,教育知識體系的確立和實際的學生指導工作脫節。雖然輔導員在學生的學習成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一些輔導員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的成長教育。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于輔導員的工作范圍沒有邊界,考核標準難于制定,教育的成果很難定量,因此,必須細化完善輔導員的考核機制,目標導向到教育人、培養人的位置上來。
2.3 輔導員專業能力提升意識不強
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強輔導員的自我管理能力、專業知識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但是現階段輔導員自身的能力水平不高,具體體現在:第一,輔導員自我管理能力有待加強。現階段,高校輔導員隊伍中有很多人都是剛出校門就直接又進入校門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他們和社會的接觸有限,導致在開展學校工作的時候很容易受到自己眼界的局限。第二,輔導員隊伍中思政專業學歷人員比例不足,對學生指導缺乏針對性。高校輔導員年齡普遍不高,和管理的學生年紀相仿,時常和學生打成一片,然而在對學生的管理中常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
3 高校輔導員提升職業能力的路徑分析
輔導員能否提供自己的職業能力,取決于輔導員的職業認同度,工作的成就感,同時也取決于外部是否有相應的激勵機制、福利待遇、晉升渠道等,提升職業能力的路徑如圖1所示。
3.1 科學定位高校輔導員角色
優化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在教育改革的深化發展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要更加明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自信;培養具有一定實力的學科帶頭人,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性;擴寬輔導員的晉升渠道,拓寬輔導員的職稱評定渠道,與專任教師分開,給予相應的福利待遇;提供科研的平臺,課題研究等適當向輔導員傾斜等,提高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水平,從而加強輔導員對自身的職業認同。
3.2 構建完善的高校輔導員評價體系
在教育部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年》)中提出,到2017年,基本形成適應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符合輔導員成長成才規律、規范科學的培訓機制,基本構建起內容完善、形式多樣、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并把培訓情況和學習成效作為輔導員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在美國高校中,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人員對教育學、心理學、行政管理以及生涯規劃等方面的學習和實踐經歷都是必備的,這些基礎知識的有效運用能對工作起到高效的推動作用。美國高校對于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人員不僅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并且要求所學專業要符合要求,對于專業性較高的職位,從業人員還必須考取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美國大部分高校都為新入職的學生事務管理人員提供相應的專業培訓,培訓內容針對性強、形式靈活、效果明顯。因此,應進一步確定統一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高校輔導員評估體系,為輔導員的工作提供科學指導。輔導員的考核體系內容涵蓋要全面,既包括對輔導員自身素質的考核,也需要對輔導員的黨建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就業指導能力進行考核。另外,還要完善激勵制度。根據對輔導員工作的評估,采用合理的方式對輔導員的工作進行激勵,為表現良好的輔導員進行適當的嘉獎。
因此,在高校輔導員的評價體系除了參照《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試行)的相關內容外,應該根據學校自身的情況,對評價體系進行細分,除了剛性標準如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等外,也應對彈性標準進行權重劃分,提高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對評價結果應該及時反饋到學生工作隊伍中,提升輔導員的自我認識,同時也應將結果納入輔導員的評獎、晉升當中,如昆明理工大學建立崗位定級制度,通過輔導員申報、學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答辯等,對輔導員進行分級定崗,三個級別分別對應副科、正科、副處,并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極大地提高了輔導員提升職業能力的積極性,也為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出路。
3.3 實現對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培養
3.3.1 組織能力的培養
高校輔導員面臨正值青春的青年學生,需要通過組織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來吸引他們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配合,比如班級年會、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都要求高校輔導員有駕馭大型活動的組織能力,能夠做到遇事不亂。
3.3.2 相人能力的培養
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學生干部隊伍的配合和支持。如果選拔出得力的學生干部隊伍,就能夠為輔導員的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為此要求輔導員要具備一定的相人能力,能夠做到知人善用。
3.3.3 基礎理論的學習運用
輔導員應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心理咨詢、團體輔導、職業生涯規劃等特殊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學會積累和總結,把經驗提煉成理論,把理論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載體進行傳播和指導。高校應大力支持和鼓勵輔導員開設與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成長發展相關的課程,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學生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等。輔導員在教學過程中,既可以總結工作經驗,又可以開展學術研究,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
3.3.4 積累育人工作實踐經驗
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關鍵是與時俱進,能夠根據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的思想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導學生。為了進一步拉近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需要不斷豐富輔導員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能力。例如通過開展輔導員沙龍提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通過實際例子的探討,架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使輔導員掌握理論指導實踐工作的技能。學校應支持輔導員發表專業性學術論文,提供經費支持和激勵機制,加強對學生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理論支撐,提高理論轉化為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
3.3.5 堅持育人為本
高輔導員的工作要堅持育人為本,在日常生活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主動傾聽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和學生的定期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自己的問題。輔導員在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素養,促進自己教育工作的發展。在明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之后,輔導員應充分遵循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引導學生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同時,輔導員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要對學生有愛心、有細心、有耐心,關注學生的生活,和學生之間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4 結束語
輔導員的工作是實踐與總結,需要以理論修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輔導員的工作是愛與教育,在以生為本的服務中不能忘記教育使命;輔導員的工作是反思與升華,要通過不斷的探索來完善工作內容,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客觀上講,輔導員所面臨的職場環境不會一朝一夕改變,但輔導員在自我提高內驅力作用下,可以依靠自主意識自覺追求自我主體性的職業發展,主動完善自我認識和職業認知。通過不斷反思,才能夠根據職業要求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進一步建構與維護自我認同,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霄鋒,趙成福.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過程中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教育探索,2015(07):75-80.
[2]張明志,姜土生.學科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探究[J].高校輔導員,2015(04):14-17.
[3]張莉,魯萍,杜濤.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與專業化發展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8):130-132.
[4]張立鵬,應然.實然·適然:我國高校輔導員角色的三維考量[D].河北師范大學,2015.
[5]焦佳.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6(02):96-100.
[6]郭世平,黃昊.高校輔導員職業角色定位與能力提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8):93-95.
[7]張鳳都,馬靜濤.中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隊伍比較研究——基于輔導員隊伍建設視角[J].高等農業教育,2015(6):116-121.
[8]于曉霞.關于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發展的內在動力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2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