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洲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育也在不斷改革,小學語文中的情境教學成為新的教學模式之一,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古詩教學之中,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古詩的含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就圍繞著小學語文古詩中的情境模式教學的應用進行討論,旨在更好地將情境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古詩教學
引言
在小學語文大部分的古詩中,為了表達中心思想,通常要運用生動的畫面,加上適當的景物描寫,通過視覺上的傳遞,表達作者的中心意圖。而情境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環境和實際生活環境想接近,它通過語言、音樂、畫面、實物等進行綜合運用,將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使學生得到一種親身體驗的感受,讓學生對語文古詩的內容更加容易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1.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古詩中的意義
情境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工具,創設出接近現實生活的情景,并運用相應的語言,讓學生理解古詩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并且通過這一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體驗情感,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塑造完善的人格,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在進行情境教學過程中,師生間必然要互動,這就使師生間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溝通,有利于師生間的和諧相處,同時使學生在教學中取得了主體地位,能夠自主地學習,促進教學的發展。通過情境教學模式,使小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提高了,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2.情景教學在小學古詩教學中的作用
2.1使學生更加理解古詩
在古詩創作的那個年代距離現代社會已經很久遠,因為是不同的時代,所以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從理解能力上看是比較有限的。所以,若讓小學生理解古詩的含義,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但如果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景,就能夠幫助小學生體驗到古詩中創作的年代,對于古詩的內容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了,從而也讓小學生對古詩充滿興趣和好奇地去學習。
2.2培養小學生合作精神
在小學語文古詩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必然要設置相應的互動環節,在互動中,小學生被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完成一項任務,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活躍了教學氣氛,開發學生的大腦,也讓小學生有了團隊感,體驗到了團隊的力量,培養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運用情境教學的措施
3.1抓住意境理解古詩
凡是古詩都有不同的意境,古代詩人往往借助外界的景物,把自己的情感與之相結合,創造出另外一幅生動、鮮明的畫面,這種畫面可能是一種人物形象,可能是一種生活景象。教師在教學中,就緊緊圍繞著這個意境,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含義。而意境體現在古詩的詞語上,所以在閱讀時,要抓住主要詞語,因為古詩的每一個詞語都是詩人精心錘煉而成,具有著深刻的含義,教師要善于利用詩句所創造出的情境,幫助學生感受詩人的心境,體味詩人的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的含義。例如古詩《小池》中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閱讀,在頭腦中想象著詩句中描繪的情境和畫面,讓學生與詩人產生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從而感受到詩人的情感的細膩與創設場景的靈動性,從而讓學生理解詩句所要表達的思想,聯系前兩句的“惜”與“愛”,進一步理解其意義。這就是抓住關鍵句,利用情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3.2反復閱讀體味韻律之美
古詩有一種音樂之美,押韻是古詩最大的特點,每一句古詩都具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讓小學生反復進行古詩閱讀,能幫助小學生體味出其中的韻律美,不僅使讀者陶醉其中,聽者同樣會沉浸在詩的意境中,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很有利。比如,《望廬山瀑布》,詩押的是“an”韻,平仄錯落,具有很強的美感。讀起來悅耳動聽,學生們會沉浸在愉快的情境中。《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通過寫景,表達了詩人的愉快心情。小學生在進行反復閱讀過程中,也與詩人形成對話,學生會將詩人的喜悅之情表達出來,每朗讀一次,感受就加深一次,意境就更深刻,這種情境是自然的顯露,而并非刻意的創設。再如《示兒》這首詩,基調憂傷悲涼,以仄聲入詩,小學生在進行反復朗讀過程中,音調會越來越低沉,情感中表現出凄婉的情緒,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將詩詞中這種意境營造出來,一定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3重塑形象,挖掘古詩魅力
古詩的表達是抽象的,但卻有著形象美。在課堂教學中,小學教師要多鼓勵小學生大膽地想象,讓想象插上翅膀,重新對古詩中的語言進行創造。學生的想象會是千奇百怪的,古詩的形象之美也就變得豐富多彩了。比如《詠柳》這首詩,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描寫了柳樹的招人喜愛,表達作者的贊美之情。其中“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詩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讓整首詩都變得具有生動、靈活的形象。教師在講解時,要鼓勵學生盡情地想象詩中的情境,二月的春風就像一把大剪刀,裁剪著柳樹的葉子,讓小學生在詩詞的情境中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理解詩中的含義。無論小學生的想象如何,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使小學生對想象充滿自信。如果有學生聯想到秋風的無情,減掉了樹上所有的葉子,教師還要表揚這樣的學生,具有開放性的思維,敢于大膽的想象,表揚代表著肯定和尊重,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們更會積極主動地思考,踴躍參與到課堂教學各項活動中,教師也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語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成績。
4.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古詩中應用情境教學,通過抓住意境、反復閱讀、再造古詩的情境和形象等手段,幫助小學生理解古詩的中心思想,提高小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曉敏.情境教學法在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6.03:57
[2]馮淑連.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68~69
[3]顧文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