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蘭華
【摘要】隨著當前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出現了轉型期,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產生了極大的束縛,而且實際的教學效果也存在較大的問題。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學過程中有效的結合理論實踐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我們來分析探究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教學特征,針對這些教學特征提出有效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轉型期 大學英語 教學特征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88-02
當前的社會是個性化發展的社會,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應當是當前教育事業的核心理念,隨著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對策,跟隨時代的變化,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
一、轉型時期的大學英語教學特征
1.大學英語界定過于模糊
當前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在進行大學英語課程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其在很大程度上與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界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中的英語教學目標需要學生能夠基本的掌握一定的英語詞匯量,能夠通過高中英語的學習,培養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而高中英語教學中對于這一教學目標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只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溝通能力,詞匯量的掌握要求為4500單詞左右。
而大學期間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也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對此沒有明確的進行界定判別的標準,對于詞匯量的掌握則界定在6000左右,即學生在大學的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額外掌握1500個單詞左右。大學四年的學習時間內只需要學生額外的掌握多余的1500個單詞,并且在溝通能力的掌握上也沒有明確的進行規定,導致學生在大學期間的英語學習非常不如意,往往很多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還沒有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好。
2.大學英語基礎教育的松懈
當前來看,我國更多的重視并需要的是口語型人才,即大學英語專業人才需要能夠掌握較為全面的口語能力,而不是看重學生的筆試能力和應試技巧,這種社會需求現狀固然是比較現實比較有效的,但是這樣的社會需求現狀卻使得大學生對于大學階段的面授課程重視程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認為當前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沒有任何用處,即使去上課了,也學不到有用的知識,所學到的有關內容也無法與社會需求良好的契合,最終嚴重影響到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因此來說,當前的部分大學為了能夠使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更好的契合社會的需求,大幅度削減基礎性英語課程,而開設相關的口語教學,學生在大學四年的時間里往往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英語基礎性課程的學習,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進行口語課程和口語考試等。
二、面對轉型期大學英語教學的特征,有效的教學策略
前面我們主要分析和探究了當前轉型期間,大學英語教學的特征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究??傊?,轉型期間的大學英語現狀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就看各個大學能否合理的把握好一個度。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大學應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這一問題。
1.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校應當合理的把握好轉型期間的教學特征,通過轉變教學模式來實現有效的教學。比如說當前來看,我國大學基本上都需要考四六級,而很多學生實際上所掌握的英語水平可能與四六級考試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導致了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的英語學習中無法有效的通過四六級英語考試,但是這部分學生并不是沒有掌握全面的英語知識,可能這部分學生有的小語種學習非常好,有的英語口語非常好。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學校應當重視個性化發展,革新傳統的考試機制,對于掌握一定的小語種的學生或者口語能力較高的學生也應當予以通過。
2.增加英語教師的實踐頻率,提高教師的能力
其二,在當前應對轉型期的挑戰過程中,學校還應當提升教師的實踐頻率,使得教師能夠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跟隨時代進行有效的創新,從而使得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能夠有效轉變,使大學生在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中能夠真正的學到知識,學到技巧,使學生提高對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視程度,使大學英語課程更好的契合當前社會的需求,促進大學英語課程更好的轉型,提升教學質量。
三、總結
綜合上文所述,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應當作為大學課程改革的基礎而存在,當前來看,英語人才的社會需求正在發生轉型,從傳統的理論型人才轉化到了口語型人才。在這一基礎至上,大學英語也應當進行積極的轉型,使得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使學生在未來步入社會中更好的應用大學中學到的英語技巧和知識。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還應當積極進行創新,不斷學習不斷改善,使其更好的契合轉型期的特征,以培養學生適應社會作為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芳.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J]. 英語廣場,2015,0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