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鳳妍
【摘要】學前教育是一個幼兒接觸啟蒙教育的重要階段,對幼兒開展的基礎教育不但包括學識教育,也包括增強幼兒身體素質的體育運動教育。傳統的田徑運動比較單調枯燥,趣味田徑模式更容易引起幼兒學習興趣。因此,筆者在本文主要探討學前教育體育中融入這一模式的可行性。
【關鍵詞】學前教育 幼兒體育 趣味田徑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16-02
隨著國際田聯與德國田聯將“少兒趣味田徑”推出后,國內也開始注重這一新型運動形式的推廣與發展,從幼兒開始抓住國內田徑運動的人才后備軍培養。同時,要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其參與田徑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并且提升幼兒體育教學質量,趣味性的田徑運動具有引入的積極意義。
1.趣味性田徑運動概述
所謂趣味田徑,就是對運動員的普遍性心理與一般特點進行針對性制定的運動新形式,通過增加游戲的趣味化元素而激發人們對田徑運動學習或者鍛煉的積極性與興趣。趣味性田徑運動不但能夠體現出其突顯的健身功能,還能體現出運動人才的培養功能,在教學方面,還能體現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功能,并且運動員個體心理也可以得到不斷健康與健全發展,其體育競技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獲得良好提升。
2.趣味性田徑運動在學前教育體育中的價值
2.1 從幼兒體質健康角度
體育教學在幼兒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并且在幼兒體質健康中發揮著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田徑運動包括一些基本的運動形式,比如跑、投、走和跳等。而趣味性元素的融入能夠豐富這些傳統的基本運動形式,讓幼兒可以在體育活動中全面地鍛煉自己的身體,提高身體素質水平,鍛就健康的體質。
2.2 從幼兒興趣角度
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的好奇心大,注意力很容易被有趣的內容所吸引。趣味性的田徑運動可以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而進行趣味性體育教學設計,激發其積極參與田徑運動的良好興趣,讓傳統單調的體育田徑更具活力,還能培養幼兒對田徑運動的愛好與習慣。
2.3 從幼兒全面發展角度
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教育目標包括德智體美勞等五個方面。而趣味田徑運動在教育方面還體現了以下一些方面:(1)德育方面。這種田徑運動形式主要講究多人配合,使得幼兒在參與過程中得到了不斷的交流與配合,增強了團結、互助、合作及熱愛集體等精神。(2)智育方面。趣味田徑運動能夠將一些難以掌握的高難度技術進行簡化,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依然需要學生去熟記掌握。同時,趣味性田徑運動中會有很多器械形成了各種障礙,具有復雜的路線,這也需要學生熟記相關動作與位置。幼兒的智力處于啟蒙和發育階段,在這樣的引導性作用下,會促使幼兒去鍛煉身體樂在其中的同時,也刺激了智力的發展。
2.4 從體育教學角度
傳統枯燥單調的田徑運動教育方式需要加入創新元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實現教學的進步與發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趣味性元素就是一種創新性的元素,體育教學活動要摒除不良的內容,引入新的生機,掌握有效可行的創新性、合理性體育教學方法。
3.幼兒趣味田徑運動的開展策略
3.1 幫助幼兒樹立鍛煉意識,幼師以身作則感染帶動幼兒
幼師要教導幼兒體會田徑運動的鍛煉價值,幫助幼兒樹立鍛煉意識,更要以身作則參與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中去,在師生交流過程中也能發揮引導作用,用自身作為榜樣引導和感染幼兒。一個優秀的幼兒體育教師,還要將培養幼兒對田徑運動的興趣、熱愛、進步等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教學奮斗目標,盡心盡力地讓幼兒身心都健康快樂成長。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強化自己的教育理念與修養,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與鍛煉環境,比如積極地創設多彩多樣的趣味游戲環境。
3.2 在田徑運動中創設與幼兒趣味相適合的趣味游戲
幼兒普遍都喜歡游戲,根據幼兒身心特點進行趣味田徑運動的創設,對于樹立幼兒對田徑的運動意識、激發其田徑運動興趣與熱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此時又要結合田徑的自身特點(跳得高、投得遠、跑得快),注重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的能力,即使要激發其潛能也不能要求過于高,把握一個合適的度,讓幼兒的興趣得到合理激發,其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得到合理鍛煉,體育技能也能獲得較好提升。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趣味田徑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育運動模式,如今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推廣與發展,而且也獲得了較好的成果。在學前教育體育教學中引入趣味田徑運動,在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情況下,融入創新性元素,利于其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具有良好的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丁艷輝,郝一偉,禹銘,王蕾.體育游戲對幼兒發育影響的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