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菊
【摘 要】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也是初中政治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很好地適應了教學內容的講授要求,能夠更加透徹地分析概念和觀點,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掌握,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 初中政治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33
從初中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看,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創新實踐等能力是該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政治教學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為了切實地幫助學生提升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和科學反思的能力,政治教師應該主動地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一、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具有突出的生活化、典型性等特點,可以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首先,案例教學法能夠很好地化解理論抽象性的問題,降低理論知識的理解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案例教學法所開展的案例分析和討論,有效地保障了學生的參與度,增加了結論觀點的信服力。不僅如此,案例教學法也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強化師生溝通交流的重要途徑,能夠推動學生思維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的發展。
二、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原則
為了確保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和科學運用,應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遵循下面的基本原則:
1.方向性原則。初中學生群體處于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并未形成穩定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價值思維,也難以準確地鑒別是非曲直。同時,初中政治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所以在進行案例教學時應該選擇相應的素材,要注重正面為主和反面為輔,通過積極向上的案例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成長,而針對反面的案例,則要突出發揮其告誡作用,幫助學生主動地摒棄不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
2.針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所強調的是教學內容與案例內容的一致性,案例的選擇和分析要符合教學目標,更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這是確保案例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同時,身邊的案例能夠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和體會,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例如,在講授“防患于未然”該小節內容時,就應該結合中學生陳某從一個優秀的好學生逐漸地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進行講解,從而體現出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強化學生對于提升道德水平的自我要求,從而有效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3.時效性原則。教師在進行案例的篩選和整合時,應該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選擇具有較強的時效性的案例來進行觀點的闡述。例如,在講授“維護消費者權益”,可以選擇“淘寶網的假貨危機”等案例進行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
4.實踐性原則。初中政治并非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而是要將學生的能力培養、知識運用、道德修養等落實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去的教學。因此,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忽視學生的主體性,要主動地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例如,在講授“正確的消費觀”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自己的消費記錄和分析,制定消費預算計劃,并且進行全班的交流和討論。
三、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1.明確教學目標,精心選擇案例。注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總結,收集合理科學的案例。案例素材來源于生活,這是教學案例選編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教師要主動地收集相關信息,通過報紙、網絡、電視等多樣化的途徑來進行觀察和收集,同時要注重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從而奠定扎實的案例教學基礎。同時,案例資料的形式也不應該局限于文字,還可以運用圖片、視頻等等。除此之外,還應該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理。例如,在《我與父母交朋友》的教學內容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講述身邊案例的機會,通過自身的講解和討論來加強對知識的認識和體會。
2.自學案例,分組討論。案例教學的關鍵環節就是學生對于案例的自學和討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同時,自主學習和分析案例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確保學生的深入思考和自由表達,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傾聽意識、合作觀念等成長,實現了個人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從實踐角度出發,學生首先要進行案例的獨立分析和思考,尋找出案例的重點,理清案例內容之間的內在觀念,進而提煉出相對合理的觀點,針對案例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回答。在完成獨立分析以后,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分析和討論。小組成員要充分地發表個人的見解,進行觀點層面的交流和溝通,最終達成相對穩定的共識。教師在其中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對課堂秩序進行維護,進行合理地啟發和引導,把控整體活動的進程,確保分組討論取得良好的成效。
例如,在學習和討論“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時,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超生游擊隊》的小品節目等,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要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及時合理地發問,引導學生進行案例的思考和分析,幫助學生發現其中的關鍵問題,并且要求學生提出自我見解。從而對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形成深刻的印象和直觀的感受,通過充分的小組討論,學生將會得出多樣化的觀點,從而很好地推動了學生思維的訓練,強化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
3.評價交流,總結評述。在進行分組討論以后,要有組織地開展評價交流活動,對案例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和評述。同時,交流與評價的方式并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根據案例內容和特點的不同進行選擇。通常而言,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辯論、總結匯報、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來進行評價交流,從而保障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另外,教師要充分地發揮評價作用,對整體的交流情況進行總結,對正確的結論和觀點進行升華和提煉,并且對改組成員進行表揚。對于觀點缺乏合理性,但是認真參與的小組給予鼓勵和指導,有效地啟發學生進行反思和自我成長。
四、小結
案例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根本要求,也是初中政治教學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不僅如此,該方法的創新和實施要求教師進行自我提升和發展,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要求教師對學生特征進行了解和把握,從而成為新時代的現代化教師。同時,教師應當具備有機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案例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要有效地運用案例教學法,推動課堂教學的優化與創新,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