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創新是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核心動力,更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從小學語文的教學創新來看,教學創新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這是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要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進行了探究與思考,期望能夠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和觀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創新 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7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越來越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教育的創新需要依靠多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小學教師的自我創新與發展,這是開展創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研究和探討,作出了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深刻思考。
一、創新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新要求
從創新教育的概念來看,創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創新教育要從思想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多方面進行創新與發展,進而構建起創新教育的新模式,使得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能夠有效進行。同時,全新的人才觀念是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強調創造力存在的普遍性,認為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擁有創造力,并且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辦法實現開發和成長,最終成長為新時代的創造型人才。根據新課標改革的具體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特別重視把握和協調基礎素養與創新能力之間的關系,不僅要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注重基本語文技能的掌握,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除此之外,還應該突出學生的創造力開發和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從綜合性學習評價的角度出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也是其中的重要標準,更是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明確地樹立了正確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以后,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要突出創新,其關鍵在于教師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工具和教學內容的創新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
二、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關鍵要點
從新課標頒布并實施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與發展,并且在不斷改革與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明確把握創新的正確方向
從小學語文教學的長期發展來看,其正確的發展方向在于堅持基本原則和基本理念,即保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堅持貫徹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堅持提升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發展的方向,教師必須關注和強化的是“人文性”因素的創新與發展。具體來說,語文課程的改革與發展不能夠背離人文性的根本特征,學生的發展與成長要依靠良好的文化氛圍加以感染,通過充滿人文氣息的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實現個人能力與健全人格的發展,并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不僅如此,還有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機地結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體系,通過教學內容的深入分析和正確升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同時,小學語文教學還要突出閱讀教學中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避免出現教師完全主導的現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體驗與思考的機會,并且要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方式,為學生之間的思考與交流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教師要樹立創新意識,勇于創新
教師的創新與發展是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主要推動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從教學創新的角度出發,教師必須要樹立勇于創新的觀念,先從教育理念和個人意識上加以創新突破,為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動力源泉。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教學,并且進行對比分析和總結歸納,從而探究出更加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同時,通過不斷的創新嘗試,教師能夠更加理解和掌握不同方法與教學內容的適應性特征,為長期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撐。這些創新工作的開展都需要教師樹立勇于創新的意識。
(三)教師要運用教學策略,真正學會創新
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工作不能夠漫無目的地開展,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準確地尋找到創新的重點和難點,并且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來進行有效的創新。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也要幫助學生在思維能力、創造力等方面進行提升。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實事求是、主動探索的精神,并且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思想方法。同時,教師要結合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為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另外,教師要立足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把握知識、情感、方法、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學內容,構建科學健康的教學模式。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拓寬教學的范圍,建立有效的綜合性學習平臺,結合課內外的多方面資源,組織開展綜合性的學習實踐活動。通過開展課內外的溝通交流活動,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和探究創造出良好的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運用的機會。
(四)教師要把握學生特征,創新教學模式
從小學語文教學的特征來看,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夠僅僅依靠傳統的課堂講授,而是要進行創新式的教學實踐。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夠脫離語文教材,因此教師要在透徹地研究和掌握語文教材內容結構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實際需求,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積極主動地創新教學模式。例如,在基本知識的講解過程中,并非要刻意地要求知識的系統性,而是要結合實踐活動進行教學,充分地聯系生活實際,發掘潛在的實踐教學機會。所以,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更自由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擁有更多地機會去面對語文材料,通過自身的語文實踐來體會和感受語文運用的方法和規律。學生是教學發展的首要主體,因此,語文教學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征和學習需求來開展,這需要教師關注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地學習和探索,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同時,在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特征進行決策和組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要理解和認同學生的創造潛能,主動探究有效的創新方法和途徑,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創造力的成長與發展。同時,教師要準確地把握新課標改革的根本要求,結合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標準,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原則,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探究,從而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