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凱
【摘要】隨著中職學校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基礎學科其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中職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英語實踐能力有待提高。廣大中職英語教師更新觀念,積極探討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新思路、新方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中職英語 課堂教學 學生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97-01
怎樣利用好英語課堂教學陣地,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覺得這個我知道,我能說,我能做。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對生活的原認知,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逐步構建新的認知結構。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就是把任務活動化難為易,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搭建理想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達到英語交際的目的。
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注重與實用技能相結合的培養,針對不同對象、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組織相關的教學內容,從而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從多年的中職英語教學實踐中深深認識到:中職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要突破傳統僵化的語言關和教學觀,不把知識體系積累作為首要的教學目標,而應把重心、教學和評價調整到以學生原有能力為基礎,以話題組織的語境化、語用化的語言輸入和輸出為特點,培養學生在有交流需要時,進行最基本的反應好語言表達這一語用能力上來。因此,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把 try 和 open your mouth 這兩個詞植入心中,鼓勵大家大膽嘗試。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嘗試了分層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模擬的酒店場所進行現場服務,不同水平的學生嘗試用深淺不同難度的英語與客人進行交流。A組在熟讀對話的基礎上,利用紙條進行替換練習; B組可以脫離教材直接與模擬的客人進行交流的對話練習,這個練習既有定式又有挑戰性。A、 B 兩組的分層練習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所有的學生都有事做,所有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收獲。通過在不同的情境下分層教學的嘗試,我深刻體會到:只有依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注重實訓,培養能力
中職英語教學在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要懂得實際運用,應用于就業中。教師可以將課程的教學過程安置在一個模擬的、特定的情景場合之中進行訓練,如學校自選商場購物、學校文秘實訓室接待等,將課堂教學任務與實訓相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組織、學生的演練,在仿真提煉、愉悅寬松的場景中,促使學生用英語進行相互交流,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活躍了教學氣氛,又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實景操作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實踐活動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探究學習,重在實踐
探究式學習強調學生自主活動,由學生自己設計并控制學習的整個過程,學生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或完全靠書本上的間接經驗來獲取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資料來認識問題,體驗各種各樣解決問題的疑難情境。它是一種開放式、主動參與式的教學形式,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世界,了解社會,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來鞏固自己的知識,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開拓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例如,在學了“Festival”一文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調查某一西方節日的由來,風俗習慣,傳說,并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調查結果。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利用網絡、圖書館進行資料查詢,信息收信處理后以英語小報、幻燈片、卡通畫等多種形式呈現各組的學習成果,課堂教學內容得到很好的擴充。通過小組合作,既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總之,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要抓住學生在英語口語方面的訓練和實踐,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奠定基礎,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在學習中運用,更能夠運用到生活中。
參考文獻:
[1]王文靜.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J].校園英語.2016(03)
[2]華月琴.中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